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9-04-1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谢新昌 本文字数:2542
  [摘 要]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教学模式迎来了全新的挑战。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信息技术环境对学科教学模式的影响出发,阐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教学模式创新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科教学模式创新的方法与措施。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学前教育;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112-02
  如今,中职课堂教学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有利于丰富课堂表现形式、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当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尚未认识到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意義,这阻碍了中职学科教学模式创新的步伐。
  一、信息技术环境对学科教学模式的影响
  (一)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信息技术给教师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搜寻更多与学科有关的内容,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具体而言,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中职学前教育知识更新滞后于时代发展的弊端,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设备及时向学生推送与本专业有关的最新知识,从而保证学生所学知识与时俱进。教师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增减课堂内容,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从而丰富教学形式。如传统教学形式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讲为主,由于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多数课堂氛围十分沉重,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书本知识通过微课、云课程等媒介展现出来,这有利于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并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针对学前教育中一些需要调动学生空间想象力、发散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课程,如“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抽象的课程内容具象化,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自主创新能力,与学前教育实际相结合,使现代化信息技术成为教学的得力工具。
  (三)课堂主体真正发生转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动在中职学前教育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试图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如教师开始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在课上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围绕教师设定的主题制作教案、课件,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充分激发,教师也会逐渐体会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不同之处,并鼓励学生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的潜能,使之更好地为课程展示服务。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教学模式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团队信息化专业素质不高
  教师的信息化素质会影响中职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进程,当前我国中职学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不足,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与时俱进,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较为传统的专业,不需要引进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学生只要能熟记课堂知识即可。这种教育观念不仅会阻碍教学模式的更新,也不利于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部分教师有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计划,却由于不具备专业技能而被搁置。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由于不熟悉操作过程,在课堂上要耗费大量时间寻找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同功能的具体位置,这耽误了课堂时间,也破坏了课堂的连续性,学生的听课效果大大降低。为此,要提升教师团队的信息化专业素养必须从教师的教学观念、信息技术水平两方面入手,通过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和集中训练解决问题。
  (二)缺乏必要的基础设备支持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教学模式创新必须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作为基础,没有强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持,现代化教学模式创新便无从谈起。不同信息技术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不同,越是复杂高效的信息技术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如在校内录制微课、云课程需要先进的摄影设备、高效的计算机设备等;如果要在校内布置信息化网络,形成“智慧校园”则要考虑服务器等大型设备的建设问题。当前我国部分中职学校缺乏简单的信息技术设备支持,不少学校使用的计算机没有及时更新,计算机使用的是几年前的老系统,这导致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要解决这一问题,各中职学校必须加强与校外组织的合作,力求获得更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为学校信息化改造与教师的教学模式创新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未结合学生需求进行创新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创新还存在创新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这导致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没有明显提升,各种信息技术设备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教师在创新学前教育教学模式时只关注学校现有的基础设备能做何种改造的问题,而没有考虑这种改造会对学生产生何种影响、对学生是否有用的问题。如在“幼儿教育观”教学过程中,使用慕课进行教学,但部分内容难度较大,仅通过精简的慕课进行学习,学生很难理解一些教育观的内涵,但教师仅考虑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便利性,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真实需求,导致该课程的课堂效果不佳。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科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一)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
  为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使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创新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持,各中职学校应加强对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帮助教师继续深造。如学校可以带领教师团队到现代化教育建设较为完善的学校深入学习,通过观看其他学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课堂及其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各种方法,探讨本校学前教育专业信息化建设的更多可能性。在实地考察后,,学校应当组织座谈会,促进本校教师及其他学校教师的交流,并在座谈会上鼓励不同学校的教师探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创新性方法。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