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19-04-1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曹霞 本文字数:2497
  [摘 要] 合作学习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强调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在中职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学习效率差。合作学习为中职英语课堂打开了新局面。在运用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合作学习深入了解,合理运用。从自身实践出发,从分组、小组活动设计和评价这三面进行合作学习运用策略的阐述。
  [关 键 词] 合作学习;中职英语;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122-02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没有紧迫感,行为懒散。然而,学习成绩相对差的他们智力素质并不差,他们思维活跃,敢于创造,许多学生在体育、美术、音乐等方面有才能。中职学生往往比普高学生更早踏入社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随着国内经济与国际不断接轨,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进口生产设备、技术增多,对技术型人才的英语水平提出高要求。此外,学生除了掌握知识、技术,还要学会竞争和合作,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基于中职学生的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比较适合运用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并且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合理分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得以开展的基础条件。合理的分组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指每个小组内部的成员在性格、成绩、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水平是不一样的,“组间同质”指各个小组的总体水平相当。一般来说,30~40人的班级比较适合分组。以32人财会专业班级为例,从成绩、社交沟通能力和性别三方面入手。成绩分为笔试和口试两方面,笔试成绩以入学成绩、入学后的摸底考试、学生自我估测成绩为参考,以100分为满分。每个学生以三项成绩的平均分值为最终成绩。这样比仅以一次考试成绩为参考更加客观、公正。口试主要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10分为满分,得到一个成绩。最终得到的成绩为两个成绩之和,总分110分。85分以上为优,75~85为良,65~75为中,65分以下为良好。
  社交沟通能力的成绩是由自己评估、同学和教师打分取得的平均值来确定,,共10分。
  教师还要考虑性别、人际关系等因素。比如,该班只有7名男生,笔者尽量把他们分散在每组,但4人一组时,共有8组,有一组就分配不到男生,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至少要在没有男生的组里面安排个性格刚强、爽朗、不拘小节的“女汉子”。要确保“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很难的,不可能正好分配成一模一样的结构,但尽量以这个原则为指导,适当调整。该班分组情况如下表:
  现在学生很会利用网络社交,如QQ、微信等。教师也可以建立本班的网络教学平台,如超星泛雅平台、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化手段在网络上建好自己的组,给自己的小组取名字,并邀请英语教师加入,方便教师在课前、课后布置一些小任务。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就延伸到了课外。
  3~5人的小组比较适合中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若超过5人,由于学生基础不是太好,不能保证每个小组成员有足够的时间输入输出信息,无法保证学生都能从参与活动中获益。每个组要选一个组长,组长一星期一轮换。除了组长,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我们可以让组长安排记录员、报告员等角色。这些角色在进行一段时间后,可以轮换,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也可以不变动,一切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进步为目的。
  二、精心设计小组活动
  许多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了解不深入,以为分了组,随意布置一个任务,学生就能进行合作学习了。小组活动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学生合作学习,什么样的活动能体现合作学习,什么样的活动有操作可行性。合作学习不等同于小组讨论,活动必须能使小组成员互相依存,能体现个体在群体中的互动,个人对集体的贡献。如笔者在一次大市听说课的展示中,就设计了一个能体现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得到一个装有纸条的袋子。每个小组成员随意取得2~3张纸条。接着要求学生仔细地阅读自己拿到的纸条上的英文。然后笔者播放两遍听力材料,学生仔细听后,选择正确的纸条。最后小组成员一起把每个人选出的纸条按正确顺序排好,撕掉纸条后面的双面胶,贴在袋子上,看哪一组完成得既对又快。在这个活动中,既有独立学习,又有小组互动。大家都积极投入,对话的完成取决于每个学生的努力。共7个组,尽管有一个小组错了,还有一个小组没来得及完成,但总体教学效果不错。有一次笔者听了一节公开课,教师设计了一个比较成功的小组活动。该教师预先准备好了几个情境,由每组组长抽取一个,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任务,探究表演情境,分配角色。可以适当添加情节,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先各自写下自己要说的话,然后小组成员共同整理、修改,形成短剧排演,最后上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参考“切块拼接法”(Jigsaw)进行小组活动设计。教师事先把学习材料分割成若干片段,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获得这些学习内容,得到相同学习内容的学生组成“专家组”,在一起共同讨论那部分內容,直到完全掌握。然后,这些“专家”返回各自原先的小组中,轮流向其他组员讲解自己所学的那部分内容。要想全面掌握内容,就需要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讲解。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很适合中职英语的阅读课和语法课。特别是较难的Further Reading(拓展阅读)部分,可以尝试用这种方式。还有一些较复杂的语法,如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等,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相互学习,完成最终任务。当然,教师最好事先准备好专家知识单和讨论资料等,引导学生抓住学习的目标和要点。
  三、科学评价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针对个人的口头评价,比较单一,大多通过考试成绩来体现。
  合作学习中的评价要多元化,既能体现个体的表现,又能对小组整体的情况有所反馈。及时公正的评价能够激励学生。评价重点包括两方面: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