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小组互助教学法在解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2019-04-3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李文 陈建珍 本文字数:2314
  [摘 要] 小组互助教学法是以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探讨了在解剖学实践教学中小组互助教学法的流程、优势和不足及改进方法。
  [关 键 词] 小组互助教学法;解剖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2-0188-01
  由于近年来不断扩招,导致高职医学类教育出现低水平广覆盖,学生质量参差不齐。解剖学是医学类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掌握不好会给后续课程的学习带来严重问题。大班的理论课教学不足,只能通过小班的实验课弥补。小组互助教学法贯彻了以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为模式,以互助讲解讨论为学习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过去实验课灌输式教学或放任自流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一、小组互助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1.将每个班级的学生随机分成5小组,每组大约10人。小组编号为A、B、C、D、E。选出小组长,负责组织本小组成员学习。
  2.在课前将实验课的学习内容整理归纳成5个知识点或问题或案例,告知学生所要负责讲解的内容,每个小组负责其中的一个知识点或问题或案例。
  3.实验课刚开始时,五组学生分别观察自己要讲解的知识点的相关模型、挂图、标本,结合课本知识进行组内讨论学习,老师答疑。时间为20分钟。
  4.在初次学习讨论结束后,重新分组。分成10组,每小组的5个成员分别来自A、B、C、D、E组。每个成员依次在本小组内讲解自己负责的知识点。时间为40分钟。
  5.在学生讲解结束后,老师随机抽查提问,并评分作为平时成绩。最后对当天的学习总结、反馈。时间为20分钟。
  二、小组互助教学法的优势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每个学生都要将自己负责的一个知识点讲解给小组其他成员,并且要使小组成员完全明白。学生必然会在课前充分复习理论知识,到实验室观察模型、标本、挂图。以前课余在实验室复习的学生寥寥无几,现在成群结队。在实验课刚开始的小组初次讨论学习中,大家都表现得特别认真,积极思考,勇于提问。有疑问都抢着问带教老师。而以前都是老师主动问学生有没有问题。有的学生为了在同伴面前表现出色,甚至要求预讲一遍给老师听。以前的实验课,一些学生在自由讨论学习时精力不集中,思想涣散,经常闲聊,,甚至看手机。现在都忙着讲解、答疑或听讲解、提问。现在的学习任务分配到人,每个学生不但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充当老师,为同伴的学习负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唯有将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运用,才能内化;才能融会贯通,转化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技能;才能清晰明了地讲解。基于肩负着向其他同学讲解的责任,促使学生自觉复习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无论课前、课中,不同的小组成员结伴学习。通过二次分组,通过小组学生间反复讨论交流、互相答疑解惑、分享学习经验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加深了学生间的感情。
  3.确立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课堂和时间还给学生,每个学生既是讲解者又是聆听着,人人都必须参加讨论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频繁交流互动,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学生在小组担任讲解时,更容易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剖析难点、理解知识,从贴近学生的层面讲解知识,学习效果有所提高。而学生每次讲解和答疑都是一次深层次的再学习,是对知识的梳理、巩固、深化和提升。在小组互助学习中,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吸取同伴的优点,扬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小组互助教学法的不足及改进方法
  1.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环境、形式的限制,很难覆盖所有的知识点。必须通过网络平台上传教学大纲、目标、课件、习题等辅助教学资料,方便学生自学、总结、提高。
  2.由于各组学生都在自行讲解讨论学习,当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不能及时跟进,引导作用较弱。由于受时间限制,问题涉及面较窄,问题解决较为局限,学生容易出现問题讨论不够深入,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老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对学生点评指导,开拓思路,同步分享,交流互动。
  3.由于个别学生知识掌握不佳,讲解不清,拖延了时间,影响了节奏,导致整个小组不能完成互助学习的任务。老师要勤于观察询问,发现这种情况时,要安排小组内学习好的学生临场救急,代替讲解。
  4.如果一个小组的学生大都学习不好,这个小组的互助学习的效果差,甚至学生按兵不动,不再互助学习。这时要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按照不同学习水平、性格特点等重新合理分配,达到能力互补、性格互补、性别互补。
  小组互助教学法没有绝对固定的模式,重点在于其理念和原则。在医学教育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整合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才能满足教学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邓一洁.分组教学法在《健康评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0(22).
  [2]付艳萍.“分组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科学,2011(9).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