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怡 本文字数:2462
[摘 要] 目的:考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简称AMS)和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成都某中学初三年级的186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性别在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上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有重要作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业成绩。
[关 键 词] 初三学生;成就动机;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154-02
从接受教育开始,学业成绩就成为一个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无法回避的问题。学业成绩成为反映学生学习情况、检验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学业成绩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尤其是初三学生。因此,影响学业成绩的因素也逐渐成为关注热点。
一、研究背景
(一)成就动机
到目前为止,成就动机的定义很多,不同学者对成就动机的定义有不同的侧重点。莫瑞(1938)提出成就动机是人想要跨越障碍,施展才能,力图尽好尽快地解决困难的心理需求。并且将成就动机归为人的20种最基本需求之一,是与生俱来的[1]。麦考密克(1997)认为,成就动机是个体会积极从事的工作或任务,对自身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追求成功的内驱力[2]。麦克莱德采用档案法对四十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成就动机与其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成就动机与其所在国家二十年后的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
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成就动机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激励的作用,有较高成就动机的个体往往比那些较低成就动机的个体取得更好的成果。
(二)学习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4]。其余的学者依据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提出了关于学习效能感(也称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申克认为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在既定水平上,个体对自己能够在学习任务中取得良好成果的自信心[5]。张敏则指出学习效能感是指学习者本人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即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运用自己的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的主观评价和估计[6]。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对初中生的学业成就有着直接的影响[7]。有研究表明,学习效能感对学习成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学习效能感高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坚持努力,并且下定决心克服阻碍,可以主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优秀的学业成绩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有信心,具有更高的效能感,在以后的学习能产生更大的、积极的促进作用[8]。
以上的研究都提供一个研究假设:学习者越是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或学习自我效能感,其学业成绩就可能越优异。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取
本研究从成都某中学初三年级抽取4个平行班,共计186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186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70份,有效率为91%。在170份有效问卷中有男生85名,女生85名。
(二)研究工具
成就动机量表(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简称AMS)。采用G杰西和尼加德编制,由叶仁敏修订。此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7,效度为0.58。此量表共有30题,采用4点记分制,分为两个维度,每个维度有15个条目,分别测量追求成功的动机(Ms)和避免失败的动机(Mf)的水平。
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是由梁宇颂、周宗奎根据Pintrich和DeGroot(1990)编制而成的,此量表把学习自我效能感划分为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两个独立的维度。每个维度有11个条目,总共22题(Cronbachα=0.89)。結果用SPSS17.0统计进行录入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成就动机性别差异
男女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无显著差异。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的成就动机水平(MS-MF)的平均分分别为3.35分和2.21分,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11.96分和12.24分。方差齐性检验表明两组数据的方差齐性,F=0.039,P=0.84>0.05。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t=0.692,df=168,P=0.53>0.05,表明男女生的成就动机水平测验分数差异不显著。
(二)学习效能感性别差异
男女生的学习效能感水平无显著差异。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男女生的学习效能感水平(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分分别为71.2分和68.9分,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1.44分和1.28分。方差齐性检验表明两组数据的方差齐性,,F=0.81,P=0.37>0.05。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t=1.23,df=168,P=0.22>0.05,表明男女生的学习效能感水平测验分数差异不显著。
(三)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