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荆颖秋 本文字数:2538
[摘 要] 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钢琴是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特点的分析,对幼师钢琴课程的整体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134-02
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根据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钢琴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为学习幼儿歌曲弹唱打基础的前置课程,是为后续课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指导服务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它的实用性、基础性、教育性、互动性,还要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特征。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建立学生良好的弹奏意识,学会科学的弹奏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上的练习,强化训练学生正确的读谱,培养良好的节奏感;通过倾听、对比,培养学生树立审美的听觉,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钢琴弹奏为主,将视唱、乐理、和声伴奏等相关知识渗透到钢琴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听觉、记忆、识谱、视奏、即兴伴奏和创编等音乐素养的全面训练。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启发和对比,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通过讲解、练习和辅导培养学生正确的练习方法;通过提问、观察、模仿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堂上齐奏、合奏、弹奏接龙、分组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师耐心的辅导和鼓励,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个人展示和分组展示,督促学生练习,提高心理素质;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赏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
二、学生基础与智能特点
学习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而大学阶段是学生的职业教育、理想教育阶段,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拥有全面的职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智能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达到了人生的最佳时期,他们喜欢独立思考,愿意接受新鲜事物,面对钢琴课这一新领域,学生们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学习愿望。他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而且逐渐形成了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当代大学生普遍没有吃过苦,部分大学生意志力薄弱,情绪波动较大,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他们学习顺利时会兴高采烈、充满生机,当学习遇到困难时,又会丧失信心、轻言放弃,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学生基础
我校学生有两部分组成,统招学生占大部分,还有一小部分单招学生,统招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较好,单招学生较差。大部分学生在钢琴学习方面都是“零起点”,没有音乐理论基础,不认识键盘。而钢琴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科目,不仅需要学生学习弹奏技能、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我校学生由于入学门槛较低,学生质量普遍不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花大力气严格要求学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对策
面对学生的这种现状,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实践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2)创造条件,加强学生对行业的正确认知和理解,确定职业目标。(3)充实教学內容,加强日常监控。(4)尊重学生多元智能需求,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5)在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标准的前提下,加大力度培养特长生。
三、教学模式与方法手段
我校是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的摇篮,本着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按照职业和岗位需求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一)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学生学习钢琴的目的是要掌握一定的钢琴弹奏的技能,为边弹边唱幼儿歌曲服务,并从钢琴学习中丰富和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在钢琴教学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针对学前教育学生钢琴弹奏零基础的特点,我们选用了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钢琴基础》。从认识键盘入手,循序渐进地进行三种基本弹奏方法的练习。以调式音阶、琶音、和弦为基础,辅以趣味性较强的中小型练习曲和儿歌,体现了多元钢琴音乐与相关音乐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在钢琴弹奏的练习中既能更好地理解乐理、和声、调式、曲式等知识,又能通过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对键盘弹奏规律性的探索。教学内容由浅入深、丰富有序,实用性、综合性较强。同时,为了培养学生边弹边唱的意识,我们要求学生在练习和回课时边弹边唱旋律,并适当地补充简单的幼儿歌曲进行弹唱练习,养成良好的弹唱习惯。另外,为了弥补此教材的不足,我们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欣赏的机会,并介绍一些音乐常识和创作背景,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