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振利 胡雪梦 杨帆 本文字数:2630
[摘 要]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颖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教育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教学改革中引入更多的科技信息元素,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电路分析课程是信息类、电气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以后专业学习影响深远,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教学趋势的增强,需要更加多元化、网络化的教学手段来满足高职学生电路分析课程学习的需要,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现实出发,首先阐述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及优势,其次分析传统多媒体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高职电路分析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策略,意在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效果,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 键 词] 高职;电路分析;信息化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06-0144-02
电路分析课程是高职电类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通过对这一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和动态电路等电路的原理内涵和基本分析方法,从中领悟电类专业学习方式,形成认真严肃的学术作风[1],为日后解决电路类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毕业后更好地投入专业技术工作岗位中。电路分析课程由于内容繁多、重要知识点复杂、知识体系庞大、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躁无味。随着高职院校近年招生人数的增多,在师资队伍欠缺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开始采取大班制授课和合堂授课,因此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差。况且在国内各个高校扩招的背景下,高职学校招生质量下降,,综合素质不够高,学生原有的电学基础知识薄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来。因此,高职院校要在电路分析课程中实施教学改革,增大信息化教学比例,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电路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教学概述
(一)信息化教学的内涵
信息化教学具体是指将现代化教学理念作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学习情境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对当前所学知识展开自主性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解决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突破传统教学中的局限性[2],不再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展开自主探究知识的教学过程。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助于实现最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
(二)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1.有助于创设真实的课程教学情境
信息化教学以现代信息手段为支撑,以先进教学媒介为载体,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教学手段不断增多,这为教师创设课程教学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教师根据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使课堂教学和知识联系更为密切,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授课方式表现出来的优势,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在创设的情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变得更高。
2.有助于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方面,学生在信息化教学课堂中需要进行主观思考,教师教学时间短,学生学习时间延长,教师的地位发生转变,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更加明确,教师为学生学习指引方向,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进行思考,能够逐步培养起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3]。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需要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并且根据课程标准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例如我校高职电路分析课程采用的是“十二五”规划教材,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学目标中预习课程更有针对性。教师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利用各种信息手段来进行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是为辅助学生学习而存在,教师需要注意不能舍本逐末,切勿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主体来对待,保证其信息化认知工具的地位,帮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发现,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信息化教学有助于分层次教学
由于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而信息化教学为高职电路分析课程分层次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在现代化信息技术营造的教学环境中全方位了解课程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以及考核评价方法等多项信息,参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专业能力来自主选择学习难度和学习进度[4],并且借助信息化载体随时展开教学,当遇到难题时能够搜集各种资料克服,方便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突破了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摆脱了以教师教学为主导的课堂中心地位,学生从被动学习地位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的地位,实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二、分析传统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缺乏互动环节
传统多媒体教学虽然在形式上引进了科学技术,但是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来看,学生被动学习的角色仍然没有发生变化。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得滔滔不绝,但是学生下面忙于记笔记,学习精力被分散,学习效果不够理想。随着多样化学习方式的推广,传统教学的局限越来越明显,教学中的多媒体取代了教师板书,但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尤其是高职学校学生个人自制力不强,很多学生喜欢带着手机上课,在多媒体辅助下课程教学进度加快,学生课堂使用手机频率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环节被忽视,学生在枯燥电路分析课程中更容易分神,失去学习的兴趣,无法从根本上体现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