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建筑专业学生建模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

2019-06-0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万园元 本文字数:2539
  [摘           要]  SKETCHUP建模思维是SKETCHUP课程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建模思维是指通过将模型的建模过程进行分解、抽象、简化、概括等方法形成实例模型。学生建模思维的养成,能够将学生学习到的简单模型知识有效地迁移到复杂模型建模的思维当中,可以说建模思维的养成是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基础。对建模思维的培养从建模思维定义、模型分类、建模思维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联系教育心理学习策略、知识迁移等理论,对如何培养学生建模思维策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得出:注重建模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操作流程、熟练性的識记;注重建模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现代化教学信息手段的运用;注重建模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分层互助教学模式的运用;注重建模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案例练习类提升手段的运用等。以此,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有效的建模思维。
  [关    键   词]  建模思维;SKETCHUP;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186-02
   一、问题提出
   (一)建模思维的重要性
   SKETCHUP课程是中职建筑装饰专业实习班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实习班学生踏入工作岗位中必备的技能。SU三维模型效果图是业主与设计师沟通的“桥梁”,SU三维建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便捷性,它能够将人们头脑之中抽象的模型形体做成直观的图像、图形资料,如果操作熟练能够快速呈现在人眼前。然而,模型的建立常常需要模型制作者对脑海中的抽象模型具有很丰富的成型;同时,具有灵活巧妙地分析与操作的建模思维与操作能力,才能达到“想即成型”的建模成型能力。
   (二)建模课堂问题频出
   以“绘制线脚”课堂为例,有效学习思路为:
   环节一:案例学习。学习如何运用命令进行简单模型制作,其中重点是截面与路径的绘制及选取,其模型案例为桌角。
   环节二:案例提升。学习复杂模型如何用此命令进行建模,其根本思想为截面或路径选取的复杂化,例如,墙角线脚建模。
   环节三:案例拓展。学生自行设计、创建模型,可以根据自身建模思维能力进行自身设计、建制模型。
   其课堂当中问题呈现如下:
   1.师生建模课堂效率较低
   SU建模课课程中效率较低,部分学生只是跟着老师、同学 “跟做”学习,技能与思维无法得到锻炼。学生在学习环节一之后,其脑海中没有整体的建模思维,也无法进行环节二的自主探究操作。教师再次讲解建模方法。如此一来,课堂效率较低,教师与学生都比较容易疲惫。
   2.学生个体自主性差异大
   中职学生个体自律能力差异较大,教学上容易不协调,学习层次差距较大,跟不上的学生就会毫无学习信心。课堂学习上,有的学生能够很快掌握环节一、探究环节二、解决环节三的学习。然而,还会有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依然无法独立完成环节一的练习。如此,,给课堂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差异。
   3.学生建模思路构建困难
   建模学习容易,但是建模思路养成需要学生自主发散思维,在微课应用学习中,学生不小心就会形成机械建模的“工匠”,而缺少匠心精神。其构建困难体现在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差,很难将简单的知识点向更高建模层次进行知识迁移,例如,大部分学生由环节一比较容易向环节二进行知识迁移,进而完成任务练习,但环节二向环节三的知识迁移只有极少学生能够完成。
   二、概念界定
   (一)建模思维
   所谓建模思维是指将模型的建模过程进行分解、抽象、简化、概括等方法形成实例模型。我们需要通过对实例模型的研究和拆分,进行建模练习,提炼解决建模问题的思维方法,这些也是高级建模知识迁移的关键与核心内容。
   (二)建模类型
   1.基本工具建模
   这里的基本工具建模有两层含义:(1)用基本建模工具能够建成的模型,如,桌、椅、柜等模型。这一类模型建成过程中的基本建模工具通常是多个简单命令的组合;(2)单一基本命令的使用,如,建模课堂环节一的任务、练习设置往往是一个简单的命令的建模使用。
   2.高级工具建模
   主要指用高级建模工具或插件才能够建成的模型,如圆角沙发、弧面体家具、异形建筑。高级工具所建模型,通常不会是简单使用一种建模命令,它往往是好几种建模命令组合建模、命令比较复杂。在SU自带命令中没有的时候,还会需要安装特殊功能的插件,才能完成建模任务。
   3.室内场景建模
   运用各种复杂建模工具建成的室内框架模型。如,现代风格客厅;中式风格卧室;地中海风格餐厅。这里可能会混淆室内场景建模与高级工具建模之间的区别。室内场景建模是在高级工具建模的基础上,加入复杂的室内场景,这往往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建模思维做支撑。
   (三)建模思维在SU建模教学中的作用
   1.建模思维是SU建模教学的基础
   使教学条理化,更加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顺序。基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薄弱的特点,教师在构建SU课程的同时,需要有效考虑学生接受建模思维的逻辑秩序。只有将学生的建模思维能够有效的搭建完成,才能进一步的解决建模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否则,在高级的建模手法、方式、插件等都无法解决学生自身的思维问题。如果脑中没有丘壑,又怎能画出丘壑呢?这就是建模思维之于SU课程的作用。因此,建模思维是SU建模教学中的基础。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