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工科专业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9-07-1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彭耀丽 夏文成 谢广元 本文字数:2547
   [摘要]新工科形势下工科专业教学模式需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培养需求。研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和创造力,有利于强化工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以中国能源资源及其思考课程为例,介绍工科专业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演讲、小组研讨、教师点评等相结合的手段,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新。学生的反馈表明:课程教学效果好,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主观能动性;学生演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104-02
  一、前言
  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培养通常以传授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重点掌握应用性、工程性知识。新工科形势下,工科专业提倡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培养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人才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在此背景下,研讨式教学可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新工科形势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
  教育发达国家的工科专业的本科教学通常采用小班授课,学生少,课堂教学环境宽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没有太多的限制,课堂氛围轻松活跃。教师讲课灵活,不完全依赖教材,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相比之下,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很少有师生互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工作量大,但却收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迫于接受知识,积极性不高,久而久之出现厌学和逃课,教师的付出与学生的收获不对等。相比而言,研讨式教学深受学生欢迎5。在研讨式教学活动中,学生上课时可以随时举手提问,教师会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个想法与提议。有时可将课堂挪到户外,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而有时教师则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一个小组完成一个调查,学生自己分配任务,最后形成调查报告。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能掌握课堂上无法涉及的多方面知识。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能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和创造力间。
  然而,纵观国内工科本科生教学,教学功利性强,学生掌握的知识面窄,除了书本知识外,缺乏能力的培养。此外,学生学习积极性差,以考试为目的,往往考试后一段时间就将所学知识遗忘,知识掌握不牢固,待到用时又无从下手。因此,工科专业的本科教学应植人研讨式教学,并针对我国本科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和创新。
  本文以中国能源资源及其思考课程为例,探讨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重点介绍课程设计、研讨形式等,以期对其他工科专业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二、研讨课的基本情况
  中国能源资源及其思考属于集中性实践环节与讲座教学的新生研讨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新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该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认知过程,强调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充分交流,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与训练,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该课程要求学生在了解国际国内能源形势的前提下,掌握能源资源相关知识,并养成协作交流的习惯、勇于批判思考的意识以及发言演讲的能力,为新工科形势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三、研讨式教学的内容、方式及考核
  中国能源资源及其思考是我校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新生研讨课。教师在对世界和中国能源资源现状和利用等情况简单讲授后,设计相关议题供学生参考,学生自主选择议题,展开讨论、演讲辩论等,目的在于启发学生主动探索未知领域,自主涉猎多方面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学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全球能源形势,自主选择议題。
  拟定的议题有:(1)对世界能源的思考;(2)对中国能源的思考;(3)中国能源战略探讨;(4)提高煤炭能源利用效率的思考;(5)降低传统能源对环境污染的措施探讨;(6)洁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7)节能减排与市场经济;(8)煤炭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和统一性;(9)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现状;(10)能源城市转型与创新。
  该课程共16学时,教师讲授4学时,学生演讲12学时。全班分为6个小组,每组4~5人,每组负责两个议题,一个学时研讨一个议题。演讲过程中组内成员分工,每人平均演讲5~10分钟,其他组的学生提问5~10分钟,教师最后总结5~10分钟。
  课程考核不采用考试方式,通过课堂考核以及结课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任课教师分别从演讲表现、课堂提问、观点陈述、辩论质疑等方面考查学生对议题准备是否充分、观点是否独到、表达是否清晰、讨论是否踊跃等,综合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小论文或专题报告的形式提交结课小论文,让学生总结这门课程的收获,阐述从这门课中所收获的知识和见解。
  四、研讨式教学效果的学生反馈与评价
  该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研讨式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拓宽教学知识面,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与专业相关的背景和知识;(2)让学生摆脱单一通过课堂教学及教材掌握知识的习惯,学会自主学习,灵活运用相关学习工具掌握知识;(3)学生在相对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习,不以考试为目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大幅提高,教师与学生间沟通便捷通畅;(4)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习惯;(5)增强学生互相协作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6)提高学生的演讲、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反馈信息,学生对问题的主要反馈如下:
  问题一:中国能源资源及其思考任课教师的讲课内容该如何选取?
  主流回答:(1)利用最新的新闻、数据、资料等分析能源供需关系,包括全球能源产量、消费量和价格等的变化;(2)从世界能源角度分析中国能源现状及其供需关系;(3)重点介绍“前景好、污染小”的新能源;(4)介绍传统能源的洁净利用技术。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