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五位一体”校园贷风险防控体系构建探索

2019-07-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汪璞 李志城 本文字数:2504
   [摘要]从互联网金融的兴起、被压抑的大学生需求、被释放的自主行为、风险防控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四个方面分析校园贷兴盛的原因,提出应进行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合理性消费观教育、基础性信用教育、专业性金融素养教育、前置性安全风险防控建设“五位一体”的校园贷风险防控体系构建探索。
   [关键词]校园贷;五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凤险防控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066-02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严格来说分为四类:一是电商背景的电商平台(蚂蚁花呗、借呗、京东校园白条);二是消费金融公司(趣分期、任分期、分期乐、菠萝贷)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三是P2P网贷平台(名校贷培训贷等),因国家监管要求,包括名校贷在内的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四是银行机构(“大学生闪电贷”“金蜜蜂校园快贷”“学e贷”等)。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目前学生主要使用的为电商平台和银行机构贷款。具有特别危害的消费金融和P2P网贷仍然存在,但是却慢慢淡出视线和市场而常见的电商平台和银行机构贷款却成为主流。
  一、校园贷兴盛的原因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校园贷的出现构筑了肥沃的土壤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务的结合产生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充当信用中介,提供支付工具,,利用其在服务长尾客群、强调客户个性需求、高效便捷方面有先天优势,首先在个人信贷领域大展拳脚。个人对个人(P2P)的直接资金撮合、大众理财需求、个人征信业务等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最先渗透发展的领域。小额贷款公司(P2P)巧借漏洞,善用细分市场优势,瞄准大学生消费群体,在营销方式上升级转型,打造校园贷。各家平台为了“抢滩”校园网贷市场,低门槛、宽审核成了颇具诱感力的一招,2017年10月有报道称:“阿里小贷上半年狂赚26亿秒杀14家上市银行。”这种去中心化、開发边缘化客户的小额借贷平台,如雨后春笋,并且深受大学生群体喜爱。
  (二)被压抑的大学生群体需求被打开为校园贷的快速增长注入催化剂
   2011年银监会出台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此后,虽有少数银行对部分高校学生发放了额度很低的信用卡,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总体上处于停滞状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面对理财能力欠缺、风险意识薄弱、购买力旺盛的大学生群体,越来越多的金融平台不管正规还是不正规都开始“抢滩”校园网贷市场。2013年以来,面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分期购物等金融服务的校园贷平台大量涌现,不规范的校园贷一度变成校园害。2017年调控后,扰乱的市场似乎恢复了平静,但是,大学生群体的需求是被压抑了还是有了其他的消化途径?在研究中,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的学生在使用校园贷,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电商平台和银行贷款。并且使用校园贷的同学20%的人选择了购买高档的电子产品和消费品。另外,有32%的人选择了与学习学业相关的消费投资。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的需求是校园贷快速增长的催化剂。
  (三)被释放的行为自主为校园贷消费提供增长的机会
  行为自主指的是独立决策的能力。具体来说是指大学生决策能力对他人影响的敏感性和自立感受。大学生步人大学后要开始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做决定和决策。大学生面临的信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直接刺激着他们做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同龄人的影响和自尊导致的虚荣心又制约着他们的敏感神经,他们迫切需要自立、自主、自我形象的维护和建立。行为自主中最突出的控制自身冲动的能力,和大学生追求显著回报的敏感性结合一起,大学生群体很容易做出许多冒险的决定。远离父母的监督和约束释放了行为自主,这群大学生就如缺乏自律的“孙悟空”,没有学校和父母给他们带上“紧箍咒”,加之校园贷提供的便利条件满足了大学生行为自主的展示和自我形象的维护,校园贷在大学生中间迅速扩展的几率大大增大。
  (四)校园贷风险防控体系机制建设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使学生产生观念偏差
  校园贷发展至今,从盛行、风靡到校园害逐渐演变成以电商平台为核心。高校为尊重学生个体行为的自主性,在处理问题时,出于对学生的保护,却忽视了对事件严重性及危害性的分析;疲于处理事务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对个案的研究及系统的问题思考;关于事务性的处理已经麻木,对新生事物的敏感程度不高。种种风险防控体系机制建设的不健全和不全面使学生对待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在研究中,发现假如您朋友校园贷遇到困难,你会首先建议他做什么?35%建议报警,由警察出面协同解决;31%建议联系老师,由学校协助解决;30%建议告知其家长,可见并没有统的应对措施。
  二、“五位一体”的“校园贷”风险防控体系构建探索
  (一)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时代特征,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的价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敏感性和针对性。一是善用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知识进行再生性信息传播,用大量的信息和直观的信息、案例数据,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二是善用数据。提升对大数据技术运用能力,重视不同信息数据之间的关系,创新性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数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表现相结合;教会学生干部善用数据呈报信息,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生活、消费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构建标准化流程。探索构建一整套数据收集、管理以及决策的标准化流程,不断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在我们研究中发现仅仅只有4%的人认为学校在校园贷事件中是完全没有作用的。更多的人还是觉得学校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职责。并且有41%的人认为应进行后果警示教育,这是最应该进行的。这说明在大数据、信息时代,学生虽然通过网络能够看到很多不良后果,但是学校仍然要学会去整理分析、总结数据、案例、结果,有体系、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标准化流程建设。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