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院校科协社团的指导策略探析

2019-07-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顾宇蓉 本文字数:2575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而高职院校科协社团是培养高职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高职院校须对学生科协社团引起重视。基于此,从高职院校科协社团的重要性及不足等方面为切入点,阐述学生社团的有效指导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建设高质量的科协社团提供帮助,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科协;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068-02
  随着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与面向社会服务三项基本功能的逐步确立,科协组织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而学生科协社团以其庞大的成员基数以及创新能力已成为加快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源之一。高职学生科协成员主要以高校从事或爱好科研的广大师生为主体,在运转中主要以广大师生对高校科研的需求为导向,为师生开展科技研发与创新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科协组织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策略,使得科协组织在发展,管理及创新方面存在着不足,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建设高职学生科协的重要性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高职学生科协承担着学生实践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是高职学生中具有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及科研精神的学生所组成的学生团体,高职学生科协的建设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凝聚力及科研能力,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一)整合人才资源
  高职学生科协成员大都是对技术学习兴趣较高,且具备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学生群体。因此,在进行高职学生科协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整合高职院校的人才资源,有助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
  (二)整合教学资源
  高职学生科协成员分属于不同专业,高职学生科协活动的开展可以加深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这样说,高职学生科协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顶岗实习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行性,可以为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整合提供帮助。
  (三)整合社会资源
  高职学生科协可以有效深化高职院校和社会企业的合作,为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针对性,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可以为合作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合作企业可以为高职学生科协成员提供实践平台,实现高职院校、合作企业及学生的三方共赢。
  二、建设高职学生科协的不足
  虽然高职学生科协在学生发展、教学改革及学校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在发展、管理和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其重要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利影响。
  (一)高职学生科协的发展不足
  在高职学生科协创建之初,会吸引一批对某个专业内容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科协的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但是这种学生科协发展模式存在先天不足,由于学生科协是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基础,所以当学生在活动中发现科协组织的活动实际与理想存在较大差距,很容易对科协丧失兴趣,不利于高职学生科协的可持续发展。再加上学生科协的专业领域较为狭窄,难以保证每年都有足够多的新生对其感兴趣,所以高职学生科协在发展中很容易出现失衡问题,需要受到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
  (二)高职学生科协的管理不足
  和高职院校其他类型的社团协会类似,高职学生科协也在管理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科协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学生科协日常工作及活动缺乏指导与监督,不利于科协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学生科协缺乏经费支持,经费大都来自于会员缴纳的会费,资金数量相对较少、难以支撑学生科协的发展;第三,指导教师的综合素养不足,高职学生科协的指导教师大都是高职院校的校团委教师或者辅导员义务指导或者兼职指导,这类教师在科研能力及专业性方面水平较低,难以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第四,学生科协成员的流动性较大,由于管理制度的缺乏、高职学生科协的成员流动性较大,有些组织纪律较为单薄的学生在学生科协工作和活动中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不利于高职学生科协的规范管理。
  (三)高職学生科协的创新不足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科协活动时,很少进行完善的规划,很容易导致学生科协活动的内容空洞,有些内容甚至与专业课堂教学类似,难以发挥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重视,各地区均举办了“挑战杯”以及“发明杯”等“科技创新型”比赛,但是高职院校并没有将学生科协和技能竞赛联系在一起,仅是由专业教师在本专业选择学生参与竞赛、学生科协的成员很少参与技能竞赛,不利于学生科协活动的开展及科协成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建设高职学生科协的指导策略
  和其他兴趣类协会存在差异,高职学生科协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需要进行专业科研活动,内容相对枯燥乏昧,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参与活动兴趣。同时,专业科研活动对指导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不仅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安全有序地开展科研活动,并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主题研讨会,明确科研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不足,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以此提升科研水平,有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规范高职学生科协的人员选拔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职学生科协对学生及指导教师均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需要规范学生科协的人员选拔。从指导教师角度而言,尽量选择专业骨干教师及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共同为学生的科研活动提供指导;从学生角度而言,在选拔成员时,在考察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考察其纪律性与组织性,避免学生出现临时退出学生科协的现象。以某高职院校为例,其科技协会在纳新阶段,开展了科技知识讲座,并详细介绍了高职学生科协的活动内容与相关要求,引导学生理性人社,并对有人社意愿的学生进行了知识小测验及问卷调查,有效降低了科技协会的人员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科技协会的凝聚力。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