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万晓燕 本文字数:2526
[摘要]基于新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与此同时也是提高其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鉴于此,首先阐述高职信息化管理带来的挑战,接着对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经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供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188-02
随着学生管理要求与内容的日益增加,相关管理者与教学资源早已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并致使很多方面的学生管理工无法开展,其中就涵盖学生信息管理工作,对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着大数据推动高职信息化管理的路径展开论述,以供借鉴。
一、高职信息化管理带来的挑战
(一)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数据演变成与人力、物力资源同样重要的资源。假如没有对数据的价值予以高度重视,那么就无法紧跟时代的脚步。在管理教学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各部门都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主要以文本、APP等各种形式进行传递。通过利用大数据可以对学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搜集与研究,分析怎样用合理的数据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探索怎样高效地给学生提供服务,通过大数据进行高职教育管理形式的创新。
(二)数据的分享和融合
我们都知道高职院校有着成熟的组织机构,设立的部门也很多,如学校党委、团委等。在开展工作时,每一个部门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并不是储存在单个部门内,而是分散在不同部门间,这样就会使各部门间的数据传递处于堵塞的状态。打个比方来说,学生的学工数据保存在学校学工部,而教务数据保存在教务处,显然这样就会导致数据无法实现共享的效果。如果想要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那么在使用大数据时,应当对各部门之间数据的分享和融合予以高度重视。
(三)数据的安全管理
高职院校在应用大数据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对学生隐私的保护是值得引起重视的内容。打个比方来说,学生在借阅书籍、申请贫困补助等情况时会留下学生的信息,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时也会留下信息。这个时候管理人员不能因为学生隐私是在校内各部门而忽略保护问题,毫无保留地公开学生信息会滋生安全隐患。在使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隐私的保护予以高度重视,是对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的严峻挑战。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现状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数据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就会衍生出大量的数据与信息变化,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入学所产生的数据更新。对信息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发现,很多高职院校依然采取分散式的信息管理手段,该方法极易导致信息出现混乱的情况。不仅如此,各部1]信息管理工作缺少一定的规范性,没有形成和谐统一的数据信息,这样就会使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其次,信息化程度。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管理机制依然处于不健全的状态,缺少一定的决策能力,同时该项工作依然采取人工的形式进行。在开展此项工作时,会产生新的信息,除了文本信息之外,还涵盖诸多形式的信息,如网页、视频等。假如学生信息管理不科学,那么极易发生信息混乱的情况。最后,信息化意识。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管理;(2)基本信息管理;(3)生活管理,这些工作的开展都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由此可见,为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高职院校应当将信息化管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继而妥善处理学生管理工作内容杂乱的问题。
三、大数据推动高职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一)构建校内大数据体系
站在高职院校的立场来看,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都会带来很多信息,这一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学生信息更新的脚步,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相比较同类学校,高职院校如果想要促使学生管理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要依赖于大数据管理技术。所以,高职院校应当顺应时代的脚步,打破以往的管理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大数据体系。就院校领导层来说,应当对学生管理信息化的目标与方向进行确定,并建立一支道德品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建设队伍,且该队伍应当明确各部门与员工的职责,并以此为参考依据构建完善的岗位监督制度与工作审核制度。深度剖析大数据管理特征,学生管理工作对专业人才与专业知识提出了诸多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应在指定的时间对相关专业人才进行系统的培养。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完善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以此来优化大数据的管理机制以及应用机制,继而从根本上促进其管理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时候,高职院校应当将目光放在学院之间的区别上面,对学生信息做好录入与管理工作。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确保学生信息的有效应用,高职院校还应当构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继而对学生信息管理工作行为加以规范。在充分借助于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相關管理者还应当对学生信息管理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对各学院之间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差异加以明确,继而对学生信息进行高效管理。
(二)提高现有信息平台数据软实力
大数据体系建设期间诸多信息的搜集与工具的处理,依赖于高职院校庞大的信息平台,所以高职院校应当要有旗鼓相当的硬件设备,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校园网络体系,以此来提高现有信息平台数据软实力。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构建“数字化”校园的口号,强化高职院校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分享与融合,从时间与空间这两个层面上扩宽高职院校服务空间,提供各种各样的增值服务。举例说明:高职院校一卡通的实现,降低现金的应用等,基于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在加快大数据体系建设脚步时,应当对软硬件开发予以高度重视,并在指定的时间内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以便培养大量的信息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