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形势下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目标定位与成长路径研

2019-07-2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效红娟 本文字数:2494
  [摘要]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文件以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发展,但是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岗位伍流动性大,辅导员个人对辅导员这一职业无明确生涯规划,职业成就感低,职业期限短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个人对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职业目标定位充满迷茫,无法抉擇恰当的成长路径。因此,加强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也是当前各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一项重要的工作。以对上海立达学院、上海中桥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典型的民办高校的调查为基础,从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现状出发,对民办高校辅导员在职业目标定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全面发展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做好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做好根本保障。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目标;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198-02
  一、民办高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目标定位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对上海立达学院、上海中桥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典型的民办高校的调查,对民办高校辅导员在职业目标定位的基本现状和问题做基本了解。
  在调查中,很多辅导员表示在选择职业之初是受自己求学期间辅导员影响,多数人表示未从事这项工作之前认为辅导员工作就是与学生打交道,是相对轻松的。因此在职业选择时主观性认识占了很重要的比例,对辅导员这一职业缺少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与了解。在实际进入工作后,发现现实并非如此,与理想中辅导员工作有出入时心理落差较大,对辅导员这一职业缺少了明确生涯规划,更不用谈如何去给辅导员职业发展目标准确定位了。而民办高校生源的特殊性又增强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由此也对其辅导员职业发展提出了特殊要求。目前,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其职业发展中,其工作主要侧重于学生事务工作的处理,每位辅导员带班学生人数较多,很多辅导员要带不同专业,甚至不同年级,由于绝大多数辅导员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学等相关专业出身,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表现出专业水平不够强,学生工作开展中存在一定难度和挑战。加上有一半以上辅导员是一毕业就开始做学生工作,虽然学生沟通交流比较顺畅,但是也存在因缺乏经验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强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此外,很多辅导员还要兼任一些行政工作,工作内容繁多,工作压力大强度高但晋升空间有限。因此很多人表示出很难胜任,从而导致职业体验失败,职业成就感较低,职业目标定位充满迷茫,无法抉择恰当的成长路径,造成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较高,职业期短暂。
  二、民办高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
  (一)选择职业态度积极乐观,但对辅导员职业缺乏归属感通过调查发现,80%的辅导员是硕士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受教育程度高,尽管超过50%的辅导员是非常乐意做辅导员工作的,但近80%的辅导员对薪酬待遇不满意,认为付出与报酬不成比例。近60%的辅导员认为受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值过高,上级和学校行政部门的管理过严,社会生活的经济压力过大这三方面因素影响,使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压力过大,其中68%的辅导员不计划长期做辅导员工作,近60%的辅导员表示能坚持是出于职业道德和对学生的不舍。这种种数据反映出很多辅导员在自身工作中幸福感的体验度较低,对辅导员职业缺乏归属感。这也导致了消极情绪的产生,严重影响了辅导员职业目标定位和成长,也直接影响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二)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作经验不足导致缺少职业自信
  辅导员所做工作的复杂性要求了辅导员需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目前,与从事辅导员工作要求相对匹配的专业主要有思想政治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调查中发现,仅17%辅导员所学的专业是这些专业。同时,其中年龄小于30岁的辅导员占据总体比例的62%,,且其中近90%是女性,呈现年轻化、女性化状态;超过6年以上辅导员工作年限的仅占10%,57%辅导员是一毕业就从事该工作。从辅导员年龄结构和工作年限调查数据可见,民办高校辅导员普遍社会资历不深,存在因缺乏经验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不强的情况,容易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无法建立充分的职业自信,阻碍了职业能力提升,对辅导员职业规划产生迷茫感。
  (三)身兼数职,职业化程度难以提升导致无法进行准确的自我认知和定位
  为了降低办学人力成本,大多数民办高校辅导员除了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外,还要接受学校各级领导和各个职能部门的任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辅导员工作任务和复杂性,辅导员在负担一些细小的琐碎的日常行政类、事务性工作过程中,弱化了其作为辅导员的本职工作,淡化了辅导员的真正角色,导致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后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和定位。
  (四)对辅导员工作的思想认知高度不够,人员流动性大
  虽然绝大多数民办高职辅导员在面试或者工作之初表达了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可和热情,但是从对在职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和年龄情况等调查中可发现,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流动率较大。仅有12%的辅导员是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引领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而选择这一职业的。很多人把辅导员当作是一种过渡型职业,把辅导员这项工作作为一个跳板,认为从事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没有前途,晋升空间不大,不是一种可以长期做下去的职业。这除了受不满薪酬待遇和工作压力较大的因素影响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认识上并没有真正将这份工作做为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项重要职业来看待。另一方面,多数人普遍认为辅导员的技术含量不高,只要是党员身份,硕士学历就可以做辅导员,有些学校、部门甚至家长对辅导员这一职位也不够重视和尊重,认为只要能管好学生就可以,这导致很多辅导员对自身工作价值难以得到认可,甚至少数人在上岗不久就开始着手准备跳槽或是转岗,辅导员工作稳定性不足,更不用谈开展具体的职业规划。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