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用科学理念指导高职院校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发展

2019-07-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祁朝丽 本文字数:2480
  [摘要]在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全面重视的良好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以科学理念为指导,与时俱进,紧跟文博行业发展的步伐,根据国情、省情适时调整课程大纲,开拓一条科学合理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之路。
  [关键词]科学理念;指导;高职院校;保护与修复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224-02
  一、当前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发展的新背景
  (一)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全面重视,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就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全面、深入、系统、科学地阐明了文物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物保护的正确理念,合理利用科学的途径,明确提出文物部门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习总书记对文物保护的系列论述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它明确表达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全面重视,并希望文物工作者能够用科学的保护理念,走出一条正确的文物保护之路。这是当前新时期文博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引和遵循。
  (二)高职教育的特点及误区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它的基础理论教学只要求“必需”“够用”,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设计不免使很多高职院校容易陷入“轻理论,重实践’的误区。以山西旅游职业学院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为例,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实习实训课程中强调科学保护与科学修复的力度不够,导致许多高职学生毕业后在从业时对文物没有敬畏之心,大胆下手,对文物实施的贸然修复实际上又造成了二次破坏,因此在高职教育中要教育学生对文物“保持敬畏,谨慎动手,小心保护,科学修复”,把“最小干预,最大限度保持文物本体的原真性”等科学的文物保护与修复理念传达给学生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目前高职教育师资的特殊性
  由于文物资源的有限性及不可再生性,高职院校在聘请实习实训教师时,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丰富的修复经验,因此往往会聘请校外的传统修复匠师来担任,,修复匠师大多从传统的师徒制成长起来,有着娴熟的修复技艺,但在修复理念上与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保护与修复还存在着一定距离,科学修复理念的缺失也使我们在今后的高职教育中必须补上这一课,把科学的文物保护与修复理念灌输给将来的行业从业者,以促进文物保护与修复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二、文物保护和修复专业与科技的结合十分紧密
  (一)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的特殊性
  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是科学性极强的一门学科。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涉及考古学、博物馆学、人类学、工艺美术、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矿物学、生物学、制造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该学科的特点是文理科交叉又与理工科渗透,人文科学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所以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是一个科学性极强的专业。面对涉及诸多复杂学科的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我们在实施课程实训前必须慎之又慎,让学生首先学会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与修复方案,经教师批准后再进行修复实训,但从目前设置文物保护与修复行业的职业院校来看,大多数职业院校在实习实训前让学生先制定文物保护与修复方案这一环节是缺失的,因此各个职业院校为使专业良性健康发展,实现毕业生与行业的无缝对接,必须适时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及时补上这一课。
  (二)现代科技仪器和检测手段在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文物鉴定与修复过程中,用现代科学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对文物进行显微观察、金相分析,进行文物信息的采集与记录;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荧光、X一光探伤、CT、傅立叶红外光谱、激光拉曼、3D扫描技术进行文物样品的检测与分析,明确文物的框架结构,并在无损探查、典型样品检测与分析研究基础上进行文物的成功仿制。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现代科技设备和手段的强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现代的科技仪器和检测手段,没有科学的保护与修复理念,缺乏現代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几乎无法实现。因此,在文物保护与修复中使用现代科技仪器和检测手段进行分析与检测必不可少,势在必行。
  (三)高职教育必须紧跟行业发展,与时俱进,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引入一些必备的现代科技仪器充实实训室
  鉴于文物保护与修复学科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因此就要求设置此专业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也需要与时俱进,或利用学院资金,或申请地方政府财政支持,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投资,通过各种途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适时采购一些必备的现代化科技仪器和检测设备充实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让学生通过实训学会使用现代科技仪器和检测设备,从而培养出适合现代文物修复与保护行业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三、各地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国情、省情开创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发展的新局面
  当前,党和国家对文物工作的全面重视是最大的国情,而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人才奇缺也是国情。山西是一个文物大省,目前亟待修复的各类文物数量浩大,如古建筑、壁画、石窟寺以及大量革命文物都亟待保护与修复,但面临修复人才短缺、修复速度缓慢的难题。拿壁画来讲,山西亟待修复的破损壁画,即使动用山西省文博系统所有的工作人员去修复的话,也需要近100年的时间,近几年随着我省文物数量的急剧增加,大量亟待保护修复的珍贵文物在专业修复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只能静默等候。文物修复人才的严重不足也成为制约我省文物保护与修复行业的严重问题,如何培养出能与行业无缝对接、毕业后立即上岗就业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人才成为目前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一)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修复学科建设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