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凌玉娟 唐洁 王彬 本文字数:2838
[摘 要] 通过对大学生社团参与对职业规划的影响的调查分析发现:社团参与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有一定的影响,具体来讲,社团参与类型与职业规划的相关性不显著,社团参与强度和社团参与动机与职业规划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为了加强社团参与对职业规划的影响,高校应该加强职业类社团建设,完善社团管理制度,引导大学生理性选择社团,同时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拓展素质、锻炼能力、增长见识,为职业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 键 词] 社团参与;大学生;职业规划;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039-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应届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这导致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职业规划有助于个人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有利于个人对照其职业目标对自身实力进行重新定位,还有利于激励个人为实现职业目标不断努力学习。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做好职业规划,对促进自身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高校社团作为高校的实践课堂,对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树立职业规划意识方面具有促進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社团参与情况进行调查,运用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了解当前大学生社团参与现状和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揭示社团参与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作用,并就高校促进职业规划提出建议,以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能力,促使大学生成功就业。
一、文献综述
目前,学者对社团参与和职业规划之间关系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划观念、提高职业规划能力等有积极影响。比如,张丽媛指出,学生社团为大学生就业职业规划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践平台,且社团的文化和价值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观念;[1]田浩认为,学生社团具有教育功能、反馈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与创造性特征,这些都有利于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2]王运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具有补充和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大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大学生职业目标的树立;[3]曹姗研究发现,社团组织者通过举办交流会或沙龙等活动,提升了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4]秦建国调查研究发现,社团参与能够促进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并且使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越来越清晰明确,进而能够帮助大学生合理地使用求职渠道,提高求职成功率和就业率;[5]李叶青更具体地指出相比其他社团,职业类社团在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能力方面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6]二是大学生社团对职业规划的影响是不明显的。如宋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社团缺少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高校举办的职业规划活动大多只是走过场,并没有从实质上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7]
综上可以发现,专家和学者对大学生社团参与对职业规划的影响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但理论论述多,实证分析少。因此,本文从社团参与类型、社团参与强度、社团参与动机三个维度研究社团参与对职业规划的影响作用,并对高校促进职业规划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我们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多次咨询高校管理人员和学生会主席的基础上,制定了社团参与和大学生职业规划两个量表,再经过初试后修订了部分题目,形成了正式问卷。问卷共46题,其中,基本信息题7题,社团参与现状12题,职业规划现状27题。接着对3名社团参与人员和1名从事管理学生的老师进行了访谈调查。然后调查小组通过线上和线下对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发放“社团活动对大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方向影响的调查”问卷230份,回收217份,回收率94.3%,,其中,有效问卷202份,有效率93.1% 。最后,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进一步计算表1数据,可以发现,在所调查的大学生样本中,社团参与率为91.1%,其中,女生社团参与占比93.3%,男生社团参与占比87.8%,女生社团参与率远高于男生;城市户籍社团参与占比89.2%,农村户籍社团参与占比92%,农村户籍社团参与率略高于城市户籍。男生中,城市户籍社团参与占比为84%,农村户籍社团参与占比为89.5%;女生中,城市户籍社团参与占比为92.5%,农村户籍社团参与占比为93.8%。故农村户籍女生社团参与占比最高,城市户籍男生社团参与占比最低。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社团参与 1年的比例最高,占比42.6%,其中66.3%为女生;社团参与4年的仅占比0.5%,这是由于大部分毕业生要忙于考研或就业。经过我们进一步调查,发现,志愿服务类社团参与人数最多,高达41.6%,其次是文学艺术类和学术科技类社团,且个人兴趣是选择社团时的首要因素。
(二)大学生对社团参与影响职业规划的主观感知分析
表3显示,54.4%的大学生认为参与社团对其自身的职业规划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其中,有一点影响占比为41.3%,非常大的影响占比2.2%;无影响占比28.2% 。仅从大学生主观感知来看,社团参与对职业规划的影响不明显。
(三)社团参与类型与对职业规划影响之间的相关分析
注:显著水平*P<0.05
通过对大学生参与不同的社团类型与其对大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的影响这两种变量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见表4),大学生参与不同的社团类型与职业规划之间的相关性是不同的。其中,社会实践类社团(P=0.018<0.05,r=-0.175)和技术技能类社团(P=0.022<0.05,r=-0.169)与职业规划之间有相关性且都呈负相关;而学术科技类社团(P=0.623)、志愿服务类社团(P=0.606)、文学艺术类社团(P=0.690)、体育健身类社团(P=0.735)和职业指导类社团(P=0.233)的P值皆大于0.05 ,故这五种社团类型与职业规划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大学生参与的社团类型与其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影响这两者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故当大学生在选择社团参与时,不必过分纠结于社团类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