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栖 钟剑平 本文字数:2706
[摘 要]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简要介绍高职大气污染课程在实践教学中采取的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思路和做法,分别在实践教学改革思路、具体做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为进一步开展大气污染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创新能力;实践教学;高职教学;大气污染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130-02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与实践脱节等。为此,我们对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实践教学进行改革,通过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实践教学内容与行业岗位技能需求贴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实践技能。
一、大气污染课程的授课对象及课程特点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二年級的学生,高职学生大多数理论基础薄弱,在课堂上,他们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上课玩手机、讲话、睡觉的现象较多,自律性不强[1]。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重、见识较广,易于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敢于尝试、富有冒险精神、创新能力强[2]。
大气污染课程是高职高专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典型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提升解决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是由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其中实践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由于大气运动抽象、不可见,理论知识较为抽象难懂。结合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我们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将课程知识内容与创新教育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二、实践教学改革
(一)随行就市,搜集行业迫切需求
十八大以来,我国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环境治理投资也稳定增长,污染治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对环保人才的数量和能力需求都在不断提升。为紧跟社会、行业发展,培养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学生,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我们对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当地不同规模的环保企业等不同主体,针对其所需的学生技能、素质要求,期望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的理论知识等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传统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在掌握典型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原理、流程等基础上,借助虚拟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技术增设烟气净化设备的运行与维护、锅炉烟气治理技术和VOC治理技术的设计等实践项目,同时设置室内空气净化器的设计等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二)融合工程案例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相应职业岗位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并运用于实践,我们收集和选取具有实践性和典型性的工程案例,将其融入教学中。获取工程案例的途径主要来自两方面:(1)校内对外服务机构承接的工程案例、校企合作企业提供的工程案例;(2)来自往届毕业生,通过校友提供其工作过程中完成的工程案例。采取视频、图片、技术方案、图纸等形式作为教学的支撑材料。通过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案例教学,加强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3]。我们在校企合作共同搭建的“模拟软件—半实物仿真工厂”环境中,以真实的烟气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员工作岗位要求为教学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岗位角色模拟,利用虚—实结合的实训平台,以运营管理员职业守则为考核依据,完成了烟气治理设施的开车、停车及事故处理等实践教学任务。
(三)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赛项为契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和重要课题。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实践的途径包括以课堂为阵地,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以科研为抓手,夯实创新创业的根基;以工作室为突破口,培养方式多元化[4]。
在大气污染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以课堂为阵地,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赛项为契机,以行业市场需求为驱动力,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激发其创新思维,提升其实践技能。在大气污染实践教学中,我们将传统的实践教学项目“颗粒污染物的治理”优化为“室内空气净化器的设计”,利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资源,整合企业需求等多种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课前,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在充分调研市场现有室内空气净化器的基础上,在网络课程平台上学习相关的技术资源,并完成相关的知识储备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查漏补缺,对学生存在疑问的地方重点解答,下达本次实践教学课堂任务。学生小组间利用思维导图、AutoCAD等软件进行头脑风暴,完成设计初稿。班级内小组间进行分享交流、沟通碰撞,根据任务要求优化完善设计方案;课后,通过课程平台查看企业室内空气净化器的设计案例,并通过与校企合作企业工程师连线的方式,沟通请教空气净化器的设计过程及注意事项。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从头到尾都参与其中,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创新思维、集思广益,不断优化、完善自己的室内空气净化器的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