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康良 本文字数:2567
[摘 要] 由于社会的进步与变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日趋艰难,中职学校的招生与管理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中职学校只有加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监督与管理,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有能力的技术人才,才能被社会认可,学校也才能生存和发展。
[关 键 词] 根本;管理;中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298-02
多年来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中专生的辉煌俨然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大学生、研究生了,一些用人单位在接受毕业生就业时,一味要求高文凭、高学历,导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日趋艰难。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发展,更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一些问题。作为中职人,面对这些问题,冷静下来分析,我觉得机会还是有的,我们还是有机会逆流勇进,让中职教育重现辉煌。
一、抓住根本,溯流求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限制中职教育的根与源在哪里?我们经过综合分析,发现限制中职学校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政策
全国各大专院校连年大规模扩招,特别是部分高校开办五年制大专班,直接限制了中职学校的生源,甚至有些地方打出“读了初中读高中,不读高中打苦工”的宣传标语。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由于财政问题也无力对中职学校进行实质性扶持,许多中职学校出现资金短缺、设备老化等问题。
(二)社会环境
许多用人单位在用人时陷入人才高消费的误区,动辄提出“本科、硕士以上学历”,目前在许多地区,本科学历成了用人单位的最低学历,大专生几乎没人要,一些人才市场甚至不让中职生进门。这种只认学历的用人风气,更是增加了中职学生的自卑感。另外,中职学校也过多、过滥,许多学校存在办学条件不足、盲目设分教点、广告名不符实、收费乱象等。影响了中职学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三)学校本身
部分中职学校管理理念滞后,教师情绪低落,教与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中职学生学习风气差、玩世不恭、悲观失望,又看不清方向,,不用说理想,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学习目标也难以确立。学习态度浮躁,向往成熟,却又成熟得那么幼稚。
中职学校的发展受到如此之多的限制,今后的路在何方呢?许多人感到迷茫。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于以上的限制使中职学校招生难、管理难、毕业生就业难。学校的生存似乎走进了死胡同,眼前似乎一片黑暗。其实在黑暗中也有亮光,国家的宏观政策是鼓励职校的发展,同时社会需要职校培养实用的技术人才。中职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的组成部分,竞争必不可少,部分中职学校的解散只能用优胜劣汰来解释。前面有生存挑战,前面也充满发展机遇。中职学校无法完全突破限制,但是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我們可以加强内部管理,练好内功,在困难中挖掘潜力。由此,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就是我们的源头活水。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三大方面,我们如何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培养出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优秀的、合格的毕业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中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对教师重在培养
整体学生的素质是由整体教师素质决定的。对教师的要求自然应高一些,笔者认为:应以“五德”教育感化教师,要求教师。所谓五德即:智、信、仁、勇、严。
智是指教师具备对事物能迅速地、灵活地、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教师应做到努力钻研所教学内容,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使在我们教导下的学生能够不断进步。
信是指诚实。培养诚信的美德是很重要的,教师更担负着这一重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教师应是诚信的楷模和表率,处在成长期的中职生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教师为人坦率正直、无欺骗行为,不但会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而且会使学生从你身上学到诚信的品质。
仁是指同情、友爱。当代中职生受环境影响,偏重个人本位、道德水平下降、社会责任感减弱的苗头。要教育他们有爱心、宽厚待人。要知道“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中,他就学会了爱。”教师是否应给他们编织一个爱的摇篮?
勇指教师应敢做、敢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应成为过去,教师应是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创新的改革者,要不断努力以赶上或超过我们希望培养的素质的勇气。
严指认真、不放松。很多奥运冠军的成功经历可知:金牌是用严格的训练,百折不挠的拼搏和宝贵的时间换来的,他们无一不体现一个字“严”。
2.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与监督
教师队伍建设仅凭教育是不够的,加强监管是必不可少的。监管的制度化应是最有效办法。学校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校务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制度,让普通教职工参与学校监管及发展设想。协调好各方的责、权、利,才能充分调动领导、教师、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中职教师要努力提升职业生涯发展的自我意识,职业生涯发展不仅需要外在力量推动,更需要内生动力助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一个人越有自我意识,就越能够变得既有自发性又有创造性。因此,提升教师良好的自我意识,自觉制订职业生涯发展方案,不断丰富反省,稳步推进落实发展方案,自我监督自我教育,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从而担负起振兴中职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