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能力本位下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09-2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黄亚丽 本文字数:2723
  [摘           要]  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既懂外贸知识又能熟练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复合型外贸人才的需求愈加旺盛,因而,国际贸易实务的双语教学愈加重要。从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出发,对该门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商务人才。
  [关    键   词]  能力本位;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62-02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等院校经贸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它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科学。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社会对既懂外贸知识又能熟练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复合型外贸人才的需求愈加旺盛。因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一、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困境
   (一)双语师资缺乏
   首先,目前现有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任课教师来自经济管理学院,他们具有扎实的商务基础知识,但是英语掌握不够,难以胜任双语教学;有的来自外国语学院,由普通英语教师转型而来,他们具有扎实的英语功底,但是缺乏对国际贸易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也很难胜任该门课程的双语教学。
   其次,担任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的大多为年轻教师,很多刚刚走出大学校园,没有相关的商务实践经验,因而在授课过程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相关知识做出深入浅出地分析和讲解。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很多教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不甚明确,是以国际贸易的英语表达为主还是以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为主?专业英语学习和贸易实务的主次地位是怎样的?很多教师对这两个问题没有清晰的认识,片面理解双语教学就是全程英语上课,把国际贸易实务课上成了专业英语词汇课程。
   由于教师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学生也混淆了专业知识和语言学习的主次地位,认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忽略了对国贸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专业英语的词汇和句子上面。
   (三)教学模式不够灵活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中,通常以课堂为主要的教学平台,以教师讲解为主,向学生灌输各种专业术语和商务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课后完成作业来内化所学知识。这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难以关注到每位学生。由于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致以及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总会有学生无法跟上全班整体的教学进度。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通常很难做到既要对落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又要兼顾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
   二、能力本位下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目标
   能力本位教育是指“围绕职业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组织课程与教学的教学体系。也是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技术教育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顾明远,,1998)其核心是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确定教学的能力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来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效果。这里的能力主要包括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情感、行为意识等各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职业所学的综合能力。
   从能力本位思想出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出发点,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术语、合同、货物运输、保险和国际支付、报关报检等基础知识,熟悉进出口交易的步骤和一般做法,了解国际贸易主要政策与措施,了解国际经贸变化发展趋势;掌握进出口常用的专业英文表达。
   实践能力目标:能够熟练地开展外贸业务环节的业务程序和
  办理业务手续,规范缮制各种业务单证,能够根据进出口交易程序拟定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学会网上报关报检;能用英文开展一般进出口工作。
   情感行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地分析问题,做事全面考虑、积极协作的心态;培养学生具有开放型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协作分工的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能力本位下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改革思路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但条例多,内容繁琐。这对很少接触贸易实践的学生而言,是相对抽象的专业知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必须革新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商务操作实践能力。尤其是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更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为该门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一)调整教学计划,重构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章节多,内容繁琐。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教学内容需要进行删减及重构,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采取模块式教学。国际贸易实务部分可以分为交易准备模块、国际买卖合同签订模块、国际结算模块、国际商务单证模块、报关报检模块、综合实训模块等几个部分。交易准备模块主要包含国际贸易术语,数量、质量、包装和定价,国际货物运输,海洋货物运输保险等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函电磋商,成本核算和报价;合同签订模块主要包含国际买卖合同的条款以及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仲裁等知识,要求学生能够依据贸易背景拟订出口销售合同;国际结算模块主要包括汇付、托收、信用证等多种结算方式以及国际信贷、融资、打包贷款等知识;国际商务单证模块,主要学习外贸中各类单证的缮制;报关报检模块主要学习报关报检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综合实训模块,要求学生按照一体化实训软件的要求,成立虚拟公司,完成从寻找贸易伙伴、建立贸易关系、询盘、发盘、签订合同、报关报检、出口收汇核销和退税完整贸易流程。且還要扮演好银行和报关行角色,进行银行和报关行各项业务操作,熟悉相关流程。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