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古生物地层学”教学改革研究

2019-09-2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陈晓翠 黎春玲 毛凯楠 闫俊 崔滔 本文字数:2636
  [摘           要]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认为“古生物地层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可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定位古生物地层学的服务方向为资源勘查,削减对资源勘查作用不大的内容;其次,紧密联系矿山生产实际,突出古生物地层学中的应用部分;再次,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最后,培养“双师型”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    键   词]  “古生物地层学”;应用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64-02
   “古生物地层学”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组成了地质学的三大基础课程,掌握古生物地层学相关知识是地学专业学生进行后期十分重要的“填图实习”“矿床学”“矿产普查与勘探”等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众多专家学者对古生物地层学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田树刚,等,2005;张立军,2014,2016;胡明毅,等,2016;葛玉辉,等,2017),对专业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古生物地层学发展至今,发展出了多个研究方向,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资源勘查的需要。因此,对“古生物地层学”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提高“古生物地层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使其能更好地为资源勘查工程服务,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广泛的调查研究与一线教学及生产实践经验,对“古生物地层学”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一些方法与建议,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一、“古生物地层学”的教学现状
   “古生物地层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早期教育中“古生物地层学”可分为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两部分,各为72学时甚至更多,分别介绍古生物学与地層学相关知识。随着全国范围内地层系统的建立,国内高校多将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合为一门72学时的课程,有的高校改为3学分54学时,随着最新国家标准调整,对应为3学分48学时。
   传统“古生物地层学”的教学一般采用黑板加PPT的讲授模式,教师往往感觉内容较多而学时较少,偏重于快速讲解基础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所以学生觉得内容多且枯燥难理解,且许多学生认为“古生物地层学”没有用处,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古生物地层学”面临的社会形势
   “古生物地层学”应用较为广泛,生命演化研究、旅游地质、石油行业、温泉地热与固体矿产勘查等都需要“古生物地层学”。传统的“古生物地层学”针对面较广,培养的学生面向各个行业,甚至更强调对硕士、博士阶段所需知识的传授。多个方向虽然都需要“古生物地层学”,但因行业特点及时代发展,能大量接纳毕业生的方向仍然是资源勘查,因此对本科教学,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古生物地层学”不应该涉及面过广,课程传授的知识与培养的能力需围绕资源勘查方向的需求进行,其余方向简单介绍即可。
   “古生物地层学”不能脱离资源勘查工程独立存在,当前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面临的形势与传统有些差异,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课时压缩;(2)学生心态变化;(3)用人单位要求提高;(4)矿产勘查模式改变。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教学须突出应用重点,不可贪多求全。学生处于信息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元化,敢于质疑,独立性强,故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都必须与时俱进,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价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教师知识面的宽度、深度、实际运用经验提出了更高要求。地勘行业陷入低谷期,用人单位效益不如以往,但用人成本却在增加,以往接受毕业生的单位多为事业单位,但随着地质行业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将成为接受地质毕业生的主力军,以上两方面原因决定着未来用人单位倾向于使用具备实践技能的技术人员,相比以往缺乏耐心与资金投入去培养新手。资源勘查行业长期以来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多为国家或地方政府出资,地勘单位承担勘查任务从中赚取技术费用,此模式导致地勘单位缺乏经营性投入,一旦国家或地方政府勘查经费投入减少便易陷入困境。地勘单位若想长远发展,未来的勘查模式应当是“风投”占股,开发矿山成功后进行经营性投资。经过近10年的巨额经费投入,地表的大型矿产已基本勘查完毕,下一步的找矿方向是深部矿产资源勘查,而深部矿产资源勘查对地勘人员的技术要求大幅度提高。矿产勘查模式的改变对地质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全面提高,优秀的从业人员是具备宽思路、高技术与管理水平的开拓者。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古生物地层学”改革策略
   (一)课程定位
   “古生物地层学”通常为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属性为专业必修课,基础应用性课程,突出古生物与地层学的应用部分。按最新国标要求,课程定位4学分,64学时较为合适。
   (二)课程内容
   精简课程内容,突出应用性,是“古生物地层学”改革的重点方向,总体上,教学内容削弱了系统古生物学、生命进化部分、门类化石部分,,突出划分与对比地层的标准化石,突出恢复成矿古环境较为重要的化石类型,削弱地史演化部分,突出应用地层学及矿产与地层的关系。
   1.地层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地层学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地层学经典定律,地层单位与地层系统、地层划分与对比,此部分为地层学的基本知识点。学生通过对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地层的形成过程,为后续的资源勘查打下基础。
   2.应用古生物学。对资源勘查,古生物学的应用主要分为两部分:(1)划分与对比地层的标准化石;(2)成矿环境恢复的化石组合。传统教学中,未对划分与对比地层的化石作详细介绍,导致学生往往不清楚划分不同时代的标准化石是何种化石,未建立完善的地层构架,教学改革可突出此部分,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地层格架。化石组合对分析多种类型矿产资源的成矿古环境是十分有效的,古生物学应用部分应突出运用化石组合对磷、铁、铝土矿等典型矿床的成矿古环境分析。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