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淼邱双 王禛 李伟嘉 本文字数:2448
[摘 要] 高校货物采购量逐年增加,传统的货物采购方式耗时费力,,同时信息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分析我国高校货物采购的业务流程及采购方式的基础上,分析货物采购需要对接的部门,并初步搭建货物采购系统的相关模块。通过整合货物采购系统的需求对货物采购系统进行搭建。
[关 键 词] 高校;货物采购;信息化建设;货物采购系统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92-02
信息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它不仅改变着科
研教学活动,同时也对教育理念、运行机制及管理方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高校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及支持力度逐步提升,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目前我国高校都建成了校园网,覆盖了学校的各个场所。但是通过调研发现,国内高校货物采购的信息化系统普及程度并不高,且现有的系统仍处于完善阶段。因此,建立一套高效便捷、符合高校特点的采购系统,实现货物类采购全流程信息化,已变得势在必行。
一、高校货物采购业务流程分析
目前各高校的货物采购业务基本相同,根据学校管理方式的不同会有些许差异。货物类采购依照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可分为货物采购计划阶段、货物采購执行阶段及货物采购收货阶段。
(一)货物采购计划阶段
由采购人依据需求分析采购货品的相关指标,核实采购预算,并由此开展采购活动的前期调研。在获取充足的调研信息后,由采购人整理技术参数或组织相关的论证会议,并提交货物采购申请。采购申请经有关负责人或归口部门审核后,提交至高校采购管理部门。
(二)货物采购执行阶段
高校采购管理部门收到采购申请后,依据采购货物的特点,组织适合的采购活动,并确定该货物的供应商,经公示无异议后由用户单位与供应商签订货物采购合同。
(三)货物采购收货阶段
当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后,供应商为采购人提供采购的货物,由采购人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组织验收,并填写验收文件,凭借验收文件执行国资入库或后续的财务报销手续。
二、高校货物采购执行方式分析
由于每所高校的发展阶段、发展规模以及管理要求的不同,货物的采购方式存在一些差异。但国内高校作为国家事业单位,执行货物类采购活动须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本文将按照货物类采购的执行方式及执行机构的不同进行分析。
根据高校货物类采购执行方式的特点,主要可以分为政府集中采购、采购人自主采购、校内网上竞价采购、高校采购管理部门分散采购及政府采购限额以上采购。
(一)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主要包括政府集中采购与政府采购限额以上的采购活动。
1.政府集中采购
经国务院同意的《中央预算单位2017—2018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于2016年12月印发,部署高校在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例如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及打印机等政府集中采购
目录以内的货物须执行政府集中采购程序。
政府集中采购一般分为批量集中采购、协议供货、网上竞价及定点采购。在执行时一般由采购人提出申请,由相关部门审核审批后,报高校的采购管理部门。由高校的采购管理部门向上一级采购管理部门报备报批后,执行后续采购程序。采购人接收到采购货品、合同后,进行国资入库及财务报销等手续。
2.政府采购限额以上
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指出,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政府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政府采购限额以上的政府采购主要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及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采购。采购时由采购管理部门依据法规要求开展采购活动。
(二)非政府采购
非政府采购主要指政府采购限额以下且不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的采购活动。
1.采购人自主采购
为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部分高校推行自主采购的采购方式。采购方式具体实施方法为:由学校采购管理部门制定自主采购限额,当预算金额在自主采购限额以下时,采购人可在相关对口职能部门的监管下,进行备案登记并自主开展采购活动。这种采购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高校货物采购活动的效率,丰富了高校
教职工的采购自主权。
2.校内网上竞价
为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部分高校实行了网上竞价的采购方式。网上竞价的采购方式一般适用于具有定型、标准统一的货物。这种采购方式需要在学校采购管理部门部署网上竞价系统,整个采购过程都在网上实施。
3.高校采购管理部门分散采购
若高校货物采购的预算金额未达到政府采购限额,不适用竞
价系统的货物采购一般由采购管理部门实施分散采购。目前,各高校关于此类采购的称谓较多,不过目前较常见的采购方式类似于简化的公开招标或竞争性磋商。相较于公开招标或竞争性磋商的采购方式,一般采购管理部门分散采购的形式周期较短,有利于提升高校货物的采购效率。
三、货物采购信息化系统布置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