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诚 李真 本文字数:2506
[摘 要]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中职青年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目前中职青年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通过实践与研究提出一种“三横三纵多分支”青年教师成长路径导航模式,为中职青年教师培养提供新思路,并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 键 词] 青年教师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成长路径;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9-0142-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并陆续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政策文件[1],中职学校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2],社会对中职教师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是中职教师培养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照搬普高的教师培养模式。笔者提出一种全新的中职青年教师“三横三纵多分支”成长路径导航模式:“三横”指发展方向,包括技术技能、课堂教学、班主任管理;“三纵”指发展程度,包括新秀、能手、明星三级;“多分支”指实现发展目标的多元化途径。
一、研究青年教师成长背景
(一)中职学校教师工作内容的多样性
中职学校教师与普高教师相比,工作职能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以外,还要承担实训指导、技术创新、服务企业、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工作内容。
(二)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占比日益升高
随着中职教育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各地中等职业学校吸收了大量的青年教师,并且之后几年会有大批老教师退休,新教师人数与占比将持续上涨。
(三)青年教师能力水平差异较大
大学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约占六成,理论水平强、实践能力弱、应用方向为主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占三成,实践能力略强、理论水平不高;技能大赛表现突出的中职毕业生占一成,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弱。
(四)教师成长需求的多样性
根據德克萨斯大学富勒教授提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教师在不同阶段会呈现不同的内心状态与行为特质,,所追求的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都需要学校实施相应的措施去有效引导。
(五)原有教师培训体系无法满足需求
原有的基于基础教育为核心的教师培训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中职学校以及教师的发展需求[3],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规划“三横三纵”成长路径
青年教师培养需要清晰明确的规划,学校为青年教师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新教师在入职后,经过第一年基础培训后,学校需要制定总体规划的框架,帮助青年教师进行个人目标定位,完成个人规划设计,并按照规划分阶段实施。
(一)学校总体规划
1.目标定位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教育部),中职教师的培养定位是在融合课堂教学、技术应用、班主任工作三种能力的基础上,有重点发展,实现“共性+个性”的培养。
2.发展路径
学校充分考虑青年教师成长需求,将教师发展方向划分为技术应用、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能力三大块,分别设置了“2必修+3选修”的成长路径和“新秀—能手—明星”的三层次发展目标。其中技术应用方向包含技术工种培训+企业一线实习两类必修,教师技能比赛+技能竞赛辅导+企业技术研发三类选修;课堂教学方向包含立足岗位培训+有效课堂研修两类必修,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能力比赛+三类选修;班主任工作方向包含德育校本培训+德育工作实践两类必修,德育专业培训+德育比赛辅导+教师德育比赛三类选修。同时学校成立青年教师成长考核小组,并制定《校青年教师3x3考核办法》,青年教师可以清晰地判断在各自发展路径上处于何种状况。
(二)教师个人规划
教师个人规划既要符合学校教师培养整体规划目标也要满足教师个人的能力、特点、兴趣等因素。同时根据教师个人的阶段性发展,需要制定不同的个人规划。
1.第一阶段个人规划
第一阶段教师个人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融合发展,即在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能力三方面都要取得进步,获得三个方向的“新秀”认定。本阶段青年教师参与各类型评比竞赛的级别主要以市级、校级为主,完成中级工(针对文化课教师)或者高级工、技师(针对专业课教师)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核。
学校总体规划中已经制定了实现目标的成长路径,每个方向都有2必修+3选修,青年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路径,选修部分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完成。
部分文化课教师在技术应用方向的成长可以体现在职业指导、创业指导、心理辅导或其他选修课程技能上,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则主要以自身专业技能提升为目标。实训指导教师在班主任工作方向的成长可以体现在实习班主任或者技师班班主任上[4]。
2.第二阶段个人规划
第二阶段教师个人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个性发展,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技术应用、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能力三个方向中的一个或者两个重点发展,可以成为如“技术教学复合型”“德技双馨型”“产教研跨界型”等多种不同类型的骨干教师,当然个别能力突出的教师可以三头并进。本阶段青年教师参与各类型评比竞赛的级别主要以国家级、省级为主,完成技师乃至高级技师的资格证书考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