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万梅 本文字数:2510
[摘 要] 数学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学校的要求、教师的要求以及社会的要求都大大提高。然而,数学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却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麻烦。根据现在很多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自身学习探究的经验,引入顺口溜教学法,对条件基础稍弱的中职数学教学及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 键 词] 新课程;数学教育;顺口溜教学方法;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072-02
一、顺口溜教学方法产生的背景
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数思维还停留在小学初中阶段,还来不及适应中专和中小学生活的差异。步入中学便进入了青少年时期,是从儿童期向成人期的过渡时期。由于这一变化来的急剧和突然,青少年会时不时地感到矛盾、彷徨和苦闷,感到某种不确定性,自我怀疑,甚至失望。而与此同时,青少年的人格、认知、心理等各方面都随着身体的发展不断发展。
根据《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及学习动机的激发原则,在此,引入一种较为实际的教学方法——顺口溜教学法。顺口溜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把顺口溜引入数学教学中来。这样的教学方式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变得轻松和愉快,学生也很乐意接受这种新的授课方式。这种教学法对学校教学条件的要求不高,不管是青年教师还是老年教师,专科学历还是本科学历都很容易掌握;而其简单上口浅显易懂的语言更是减轻了很多普通话水平不佳的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理解障碍。经过两年多的尝试,,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反映都非常好,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成绩也有明显提高。这次的尝试还是很成功的。
二、顺口溜教学法概述
很多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顺口溜,我们在顺口溜教学法中所运用的顺口溜和生活中常见的顺口溜大体一样,但本质的区别在于我们所念的顺口溜是数学知识的另一种表述,知识不变,只是换了一件衣服而已。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现代汉语词典》里说,民间流传的一种口头韵文,句子不长,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谓之顺口溜。
三、顺口溜的编写原则
(一)准确性和科学性
既然是用来学习的,就不能信口开河胡编乱造。首先要准确表达需传递的知识,不能因为歧义导致学生理解偏差;其次就是要有严格的科学性。
(二)简化原则
我们运用顺口溜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所以在编写的时候就要盡可能地简化,使用更为简洁和贴切生活的语言。
(三)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主张还课堂于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为主,只要能方便学生长期记忆和理解,并且符合以上两点原则,就可不拘泥于形式。
四、顺口溜的编写
1.熟悉教材。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熟悉教材了,编写的时候才能手到擒来。
2.找出核心词。在确定要编写顺口溜的知识点里,找出几个核心词,对应一个或两个核心词编写一句。
3.尽可能地押韵。我们的顺口溜要方便记忆,使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使音调更加和谐优美。因此就要尽可能地做到押韵。至于押什么韵,就要根据核心词和编写者本人的意愿进行。
4.改编成语、歌词、日常所见的歇后语等。这种方式可以说最为简便,只要有合适的对象,即可替换几个关键字得到我们想要的。平时生活中,学生接触得比较多,所以记忆起来就更为容易。
5.一切以学生为主。只要是学生能很快记住的,押韵与否,优美与否,都可暂不考虑。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五、顺口溜教学法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理解
引用顺口溜教学法时,必须一字一句地向学生解释清楚其含义,不能使学生在理解上产生歧义。
(二)运用
记忆有了,接下来该告诉学生怎么用,通过例题讲解引导他们在解题上进行运用。
(三)重复记忆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当一种新的认知刚刚形成的时候执行的很慢,还不熟练,经过不断练习,认知加工速度提高了,元认知监控的努力减少了,从而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四)切忌满堂灌
虽然用顺口溜法能让学生更容易记忆和理解,但也不能整堂课都让学生背顺口溜,流于形式。我在授课时不要求学生花费很多时间背诵,知识每节课前两分钟让学生诵读一遍以前学过的,能背的学生就背,不能背的可以看着书念。时间久了,用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如此,既不浪费学生的时间,也不会使学生因为老师要求背诵而死记硬背产生抵触情绪和负面效果。
六、顺口溜教学法的优势
(一)经济实惠
只要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不愁找不到可用的顺口溜。这既不需要计算机也不需要多媒体教室等现代信息技术设施,在教学设施不足的学校也可以最大空间地使用。这对广大偏远农村中学数学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二)可操作性强
顺口溜教学法的一大特点就是操作性强,平时生活中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顺口溜,特别是孩提时代的童谣,便是顺口溜的一种形式。只要你会思考会说话,就能操控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