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管理模式探索

2019-10-1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冯娇 冯雯妍 本文字数:2719
  [摘           要]  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现有的医学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对其“坚持思想引领、坚持刚性管理、坚持集体性、坚持以生为本、坚持传统方式”五个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发现其存在“管理模式保守、管理队伍单薄、管理范围宽广、管理任务繁重、管理手段单一”五个方面的问题,还需通过“引进专业师资、坚持管理创新、落实工作实效、注重理论总结、结合新媒体”来不断完善现有的大学生日常管理模式。
  [关    键   词]  大学生日常管理;医学类高职院校;日常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080-02
   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着大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1]。如何做好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也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一、现有管理模式的特点
   (一)坚持思想引领
   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日常管理跟国内所有高校一样,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尤其是要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2]。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鼓励他们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是一直要坚持的大学生日常管理原则。
   但是互联网和通信业的发展迅速让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品,获得资讯的渠道增多且日益便捷,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所以高校更有必要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通过思政课程、讲座论坛、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多种途径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很多高校都会在校内摆放一些主流媒体杂志和报刊、评选榜样人物、结合传统文化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各种形式的主题团日活动等。
   (二)坚持刚性管理
   很多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都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和调控,一般都有很强的刚性管理倾向,很多方面偏于强调学校和老师管理的威嚴性,而较少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更多的时候是要求学生服从学校、老师和班级的管理,很多活动也是安排集体活动,对学生区别对待的个性化管理较少。
   刚性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执行力,可以保证各项事务性工作的及时落实,也利于团队的建设,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但是刚性管理也有很多缺点,威严意味着服从,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难免会抹杀学生的创新性。特别是现在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的教育就更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有时候不能一味地刚性管理,而需要刚柔并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如所有高职院校对学生宿舍卫生都有统一的评判标准,但是部分高校允许学生对宿舍进行个性化布置装饰,让学生有机会适当地展现自我,更乐意融入集体宿舍生活。
   (三)坚持集体性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高校的学生日常管理都是坚持集体性原则,要求学生要关注和树立集体荣誉感,更多考虑集体的需要和集体的利益,注重整体忽视个体。每年学校还会举行各种集体活动,号召学生参与集体生活,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活动中一般多重视集体效果而不太考虑个人的感受和需要,很多时候甚至需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来完成集体任务。
   集体性的管理可以快速提高学习或者活动的受众面,但是没有针对性的设计,缺乏吸引力,很多时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建议可以在共性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个性,找出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特色化教育模式,从而有利于形成专属的职业发展道路。如很多高校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比赛,很多学生对常见的创业项目(代购代销、快递物流等)缺乏兴趣,而一些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或者兴趣爱好的创业项目就比较受学生欢迎。学生认为结合专业或者兴趣的创业不仅可以获得创业经验,获得较好的体验感觉,还可以提前接触专业学习,这样就更容易在比赛中出彩。
   (四)坚持以生为本
   近年来,受到现代教育观点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坚持以生为本,即“以学生发展为本”,也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很多医学类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慢慢尝试改变教学和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努力将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向“主动想要学习”。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的出发点也开始慢慢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角度来制定管理制度,在管理过程中也会参考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坚持以生为本,可以让大学校园焕发新的青春活力,让学生从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增强对母校的归属感。大部分时候,学生是通过参加勤工助学岗位融入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也有部分学生是通过担任学生干部融入学校的管理中,还有部分学生是通过参加各类活动融入学校的管理中。如现在很多大学都会号召学生加入学校专属的文创纪念品设计团队中;协助老师进行网上办事大厅的维护和管理;图书馆的图书借还;实训室、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等。
   (五)坚持传统方式
   在很多医学类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多采用传统的方式,如各种检查表格记录、谈话记录、黑板报和展板展示、学生考勤记录表等,虽然这些传统方式是管理老师擅长使用的,,也是被证明比较有效的方式,但是仍存在一些弊端,如存在宣传的内容有限、宣传的范围有限、宣传的效果难以评估等特点,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不便采集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不能第一时间查看宣传的实效,所以建议在现有的日常管理中引入新媒体和新的管理系统。现在很多高校都已经或者正在尝试将各类软件系统运用到日常管理中,加快实现日常管理的现代化,提高管理实效。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