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基于“超星平台+角色化”的翻转课堂探索及实践

2019-10-1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唐善德 陶丹 本文字数:2505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探索,翻转课堂这一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超星平台”等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使翻转课堂获得了更好的载体,但是不同课程在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上存在差异,不能简单进行复制。就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课程,以“超星平台”为基础,对实施“角色化”的翻转课堂探索和实践进行分析与研究,借以加深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综合应用能力。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超星平台;角色化;自主学习;岗位认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118-02
   一、基于“超星平台+角色化”的翻转课堂概述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课前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查找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并提出问题,课上教师针对重难点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促进教学效率最大化、效果最优化的一种教学模式[1]。翻转课堂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主导的过程变成由学生主导,学生结合实际,个性化制定学习计划和开展学习安排。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自身掌握情况制定新的学习计划,把握学习节奏,完成课后任务,教师则可以针对集中问题加以指导,并且通过此种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在教学上具有針对性,提高教学效率。总之,翻转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学生学习更加灵活和个性化,从而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教与学的效率得到了提高,所以,加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在教育界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超星学习通概述
   翻转课堂依赖于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得以有效实施,超星平台及学习通APP恰好是一款依托于网络大数据的网络教学平台,这一教学平台的应用,让师生交流互动大大提高,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利用超星平台建立课程,并让学生加入课程。教学前建立完整的课程内容,完善微课、图片和题库资源,教学时,教师利用超星平台通过发布任务、作业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进行学习,超星平台自动记录学习痕迹,并进行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便于教师随时掌握学习情况,同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学生根据超星平台老师推送的通知和任务进行学习,并就学习遇到的问题发布讨论等反馈,及时利用平台大数据查看自己的薄弱点和学习进度,从而通过任务完成度的激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超星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搭建了资源共享、即时互动和交流反馈平台,同时也为教师实时跟踪和评价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师生双方都提供了全面的帮助。
   (三)“角色化”教学概述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比如翻转课堂等模式,但是众多教学模式并未改变学生只作为“学生”参与学习这一情况,学生对专业岗位和岗位职责的认知严重不足,导致学习重点不突出。以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课程为例,通常学生去接受规范,了解验收程序和质量标准,掌握安全规范,然而面对质量验收过程中涉及的各参建单位和各单位岗位职责学生了解甚少,在此情况下,进行“角色化”教学模式的探究很有必要。在“角色化”教学模式下,将学生进行“角色化”单位组建,将传统的分组转变为单位型分组,如由学生组建成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等参建单位,并将进行角色分配,如赋予施工单位的学生以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施工员、安全员等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引进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角色行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内容并完成相应角色的专业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参与热情。从任课老师一人指导全班学生变为在校教师及校外专家分别指导不同单位角色,加强实践指导理论。
   二、基于“超星平台+角色化”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一)课前准备
   以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安全管理课程的课程标准为基础,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和企业导师进行教学总体设计,制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资源建设。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完成课程的章节、资料、视频等内容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体现在每一个项目任务中[2]。此时,教师只需通过超星学习通向学生发送通知,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预习和测试任务,从而达到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升的目的。
   以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参建单位的岗位设置为基础,将学生进行“角色化”分组,每组6~7人,分别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基本参建方,并根据每个单位的需要,将学生进行角色赋予,如施工单位的同学分别赋予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施工员等具体职位,并制作出组织结构图,如下图:
   (二)课堂实施
   1.领取任务,学习规范
   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超星平台的分组功能将学生进行分组,按角色化的单位不同,分发不同的任务书,要求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习相关规范,掌握岗位工作的要点,观看视频,掌握相关操作步骤,明确即将开始的任务要求,制作好表格。角色化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团队相互协作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极大地提升着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进行交流和沟通,不仅顺利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且也了解了岗位的工作方式和岗位职责。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