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探讨

2019-10-2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韩淑刚 本文字数:2825
  [摘           要]  传统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一直采用理论课教学,由于课程理论性强、学生基础差,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要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贴合汽车专业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要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
  [关    键   词]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理论实训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124-02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汽车维修、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为后续的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电控发动机、车身电控技术、汽车检测技术等专业课程服务,随着各种电子设备在汽车上广泛的应用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更加显示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它涵盖的内容多、理论性强,一直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与汽车专业的实际脱节,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理论性较强,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普遍反映听不懂,因此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针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模式。下面就这两方面的改革分别予以阐述。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现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传统电工电子专业教学内容的翻版,并不能真正适应汽车类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为适应汽车维修运用专业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较差的现状,突出理论够用、能用的原则,对原有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如戴维南定理、RLC串联电路等,为了适应现代汽车新技术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增加部分数字电路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字功能模块的教学等。
   1.我院汽車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安排两个学期,一年级上学期课时为70课时左右,学习电工基础的直流电路、磁学、交流电部分;一年级下学期课时48课时左右,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二极管、三极管、集成运算放大器部分,而对适应新时代汽车发展趋势的数字电子技术部分则没有学习,这无疑对学生今后学习汽车电控技术、新能源汽车会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增加约70课时的数字电子技术的学习,给学生树立数字电路概念,对数字信号的处理有一定认识和理解。
   2.具体到各部分的教学内容,需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紧紧贴合汽车专业,适应汽修专业的特点。在电工基础部分、电阻器部分,除了学习传统常见的色环点、水泥电阻外,还需学习在汽车中广泛使用的热敏电阻,如水温传感器,并结合汽车介绍水温传感器的作用以及在汽车上的位置,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如在磁学中的变压器部分,结合汽车中的点火线圈,学习升压变压器;在二极管部分,除了学习普通二极管外,还学习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等,并对各种二极管的检测及使用进行实训,尤其是发光二极管(LED管)制成的现在在汽车上广泛使用的LED灯,通过与普通白炽灯通电对比,看到LED灯的优点,极大增强学生学习电子知识的兴趣。三极管放大电路中,弱化放大电路的学习,增加三极管开关电路特性的学习,建立电子开关的概念,而对反馈电路部分,则仅是学习概念,并结合汽车一些参数控制过程进行学习,对具体的反馈电路、特点不予学习;对于数字电子技术部分,则需学习数字电路基础、常用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555时基电路、微机控制系统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适用于汽车专业的教学,更能适应现在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专业自豪感。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汽车电工电子教学完全是纯理论课的教学,整堂课都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只是听众、观众,教学模式陈旧、呆板。学生完全在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其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无从施展,本身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再加上学生薄弱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听天书”的状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理论实训一体化的提出使我们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识更加深刻,改变以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教学内容“填鸭式”教学的弊病,通过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给出新知识,以实验或课前练习或收集所学内容为基本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或实验验证等方式来接受并掌握新知识,只有在教学中通过做实验验证理论知识,针对性设计功能性实验电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手脑并用、互相促进,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交互进行,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为今后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具体做法如下。
   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以讲为主的授课方式,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组织教学,应将课堂主阵地建立在电工电子实训室中,做到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打破理论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避免理论与实训重复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形成教、学、做合一。
   如在学习电路的组成时,除了让学生搭建简单的照明电路,还让学生搭建汽车的倒车灯电路,通过让学生观察两种电路的不同,并结合汽车介绍实际的倒车灯电路各元件在汽车中的实际位置、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原理电路图与汽车实际电路的不同,从而引出汽车为了节约导线而采用的单线制,通过将汽车上的简单电路提前介绍给学生,为今后汽车电气设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在学习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时,先让学生在电路板上组装基本放大电路,让学生对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再介绍基本放大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测量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集电极电位,认识静态工作点,通过调节基极电阻,观察三极管的集电极电位的变化,认识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在调整好静态工作点后,利用信号发生器给基本放大电路输入幅度和频率合适的交流信号,利用双踪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让学生求出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并对基本放大电路的反相有直观的认识,这样再学习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交流放大倍数就易于理解和掌握了;再通过调节基极电阻阻值的大小,改变静态工作点,在输入信号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的形状在变化,这样就会使学生对饱和失真及截止失真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