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核心素养视阈下中职法律选修课的教学策略探析

2019-11-1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何冬艳 本文字数:2455
  [摘           要]  核心素养是新时代下学生需要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法律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选修课是培养法律素养的重要载体。分析核心素养视阈下中职法律课教学现状,提出核心素养视阈下中职法律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最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依托法律选修课课堂,结合实践,提出培育中职生法律素养的路径。
  [关    键   词]  核心素养;法律选修课;中职生;法律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046-02
   一、核心素养视阈下中职法律课的教学现状
   2017年7月21日,浙江省教育厅在《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学生需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能力,法律课作为培育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载体,,它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如下问题:(1)课程内容有限。中职学校开设的法律公共课程职业道德·法律,有6单元的职业道德、10单元的法律,法律部分内容薄弱,学时有限,加之教材体系设置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2)教学方法单一。中职学校法律专任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加之职业倦怠等原因,致使课堂形式单一,使缺乏趣味性的课堂普法无人问津。(3)课外延伸不足。由于缺乏课外实践平台和机会,学生无法通过“大量的输出”服务于社会,也错失“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机。
   二、核心素养视阈下中职法律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法律选修课应运而生。法律素养是中职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核心素养的视阈下开设法律选修课意义重大。
   法律选修课作为普法的第二课堂,打开了学生对法律知识向往的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公共课程普法的遗憾和不足,它的开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敬畏、遵守法律和纪律。中职学生处于学习法律知识的黄金期,但是普遍入学成绩不高,学习动力不足,责任意识不够,纪律观念淡薄,法律意识缺乏,精神空虚匮乏,自我效能感低,热衷于网络、游戏、追星、享乐,加之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成长的青春敏感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由于对外界的诱惑抵抗力弱,自我约束力差,容易沦为违法犯罪者的对象,更甚,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成为施害者。因此,法律选修课课堂中培育中职生的法律素养有助于中职生预防违法犯罪,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基于法律素养培育的中职法律选修课的实践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立足法律选修课课堂,针对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初步确定“三步走战略”,让学生的法律素养真正落地,实现“软着陆”,具体如下。
   (一)定位教学目标,构建知识体系
   1.定位教学目标
   基于法律选修课的学科素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设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践,培养法律素养。
   (3)情感、态度和價值观目标:培养对法律的信仰、对法律权威的信服和遵从。
   2.构建知识体系
   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提倡:以生为本,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等,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知、情、信、意、行。法律选修课应该通过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构建实用的法律知识体系。
   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权利、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维权途径、法律责任等较为感兴趣;对《劳动合同法》中劳动合同订立的条件、原则、期限,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和补充条款,试用期的约定、工资标准、加班,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也想多了解。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将其列为知识体系的重点,详讲,对《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法》《刑法》《宪法》中也以此为例,让普法实用化、精准化和生活化。
   (二)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中职法律选修课堂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打造趣味课堂,提高培育学生法律素养的实效性,具体如下。
   1.采用信息化教学法,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打造“互联网+教学”的生态圈,充分利用微信班级群、蓝墨云班课、问卷星、闯关之星小程序等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寓教于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拓宽学习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将重难点知识做成微课,将知识点以习题集的形式发布到小程序闯关之星上,观影后或者案例讲解后,微信群发布讨论以下问题:(1)请写出影片中或案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2)该违法行为有哪些危害后果?(3)该违法行为会受到什么样的法律处罚?(4)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药,猜想,违法者该怎么做?分层化的问题设置,既锻炼学生思维,培育法律素养,又把知识留存,便于后续学习。
   2.聚焦时事热点案例,拓宽学生法律视野
   利用学生热衷网络、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聚焦时事热点的案例教学法,让法律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增强其生活化和趣味性,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创新能力。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