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迁移理论在数控机床加工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陆秀玲 本文字数:2677
  [摘           要]  从论述学习迁移理论的角度,研究如何建构数控机床加工专业五级分层次课程体系。从课程体系的六个环节分别探讨实现课堂教学到岗位实践的六个迁移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对接。
  [关    键   词]  学习迁移;分层次实训;课堂教学;岗位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232-02
   技師学院的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让学生掌握生产岗位的实践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应用专业技能,毕业后才能很快适应生产岗位的生产操作。因此,将学生课堂教学向岗位实践迁移,能够使学生就业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生产零距离对接。
   一、基于“学习迁移”理论的课程体系构建
   (一)“学习迁移”理论的相关研究
   学习迁移能够提高和加强学习效果,研究学习迁移理论能为专业教学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为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供理论性指导。20世纪初桑代克提出的相同要素说认为若两种学习情境具有相同要素,则一种学习能够影响另一种学习,应用在专业课教学中,即为共同的工作任务通过不断的能力提升训练就会有迁移现象发生。1929年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关系转换理论应用在特定学习场所,通过对学生的教、学、练、做训练,变换自主学习方式,理解工作任务原理并在不断实践操作中顿悟。研究以上理论可以发现学习内在规律,达到课堂教学向岗位实践迁移的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所有教育研究者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根据迁移的过程远近,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近迁移和远迁移。远迁移是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景极不相似的情境中,远迁移注重迁移的过程,在教学中逐级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岗位实践中。
   (二)“学习迁移”理论的课程体系构建理念
   结合我校办学性质、生源特点,立足学习迁移理念,我院机械技术系数控机床加工课程的专业方向课,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和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专业,构建了五级分层次实训课程体系。分层次实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衔接,以能力递进为实训逻辑框架,坚持落实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突出职业性,让学生懂得“怎么做”,并且“能做”“会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特别注重避免远迁移学习知识过程中对学生能力要求跳跃过大。
   二、推行五级分层次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结合校情,遵循中职学校认识规律和教育学习规律,学院机械技术系积极探索构建并广泛推行五级分层次实训课程体系,五级分层次实训课程体系是将机械技术系数控加工专业的四个专业方向的实训课程分别按五个层次的课程构建,如下图所示。通过每个阶段对学习任务能力要求的不断升级,循序渐进地对专业知识进行阶段性加强,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及要求。第一级为认知实训,其内容是观看专业视频资料,参观一体化教室设备和校内实训设备,解说实际操作和维修过程。实训时间约两周,一般设定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第二级为虚拟实训,其内容是利用CAD/CAM、CAXA、MASTERCOM、宇龙、菲克、VMUM软件等软件造型、自动编程仿真加工、模拟不同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维修训练。第三级为教学实训,其内容是利用小型教学机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位供学员训练,实现更贴近实际操作的前期实训。第四级为生产实训,其内容是在实际生产机床上加工实际生产产品、维修训练,保证学生达到熟练操作机床的程度。第五级为顶岗实训,其内容是在校外企业结合生产训练加工高一级工艺要求和加工精度的市场合格产品、维修实际操作中的故障。
   三、课堂教学到岗位实践的六个迁移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技能学习规律,将学习迁移理论融入五级实训体系的课程、教学方式、工作任务、师资建设、教学实训场地、机制制度管理六个环节中进行探讨,形成课堂教学到岗位实践的六个迁移如下表所示。
   (一)课程的迁移
   从认知实训到顶岗实训课程等五级实训课程的迁移,学生的角色不断向企业员工角色转化。
   课程设置按能力要求逐级提高,相同的概念和原理通过不同的级别能力的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最终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较复杂的生产实际问题,,促进理论学习向实践操作的正迁移。这样学生能够从一种技能的学习向另一种技能的学习迁移,职业能力逐渐递增。从认识实训开始,在相邻两课程之间,前一个课程内容为后一个课程内容作铺垫,后一个课程内容是前一个内容的能力扩展,直至迁移到顶岗实训课程。
   (二)学法的迁移
   从“看中学”到“做中做”等五种学法迁移,实现教、学、练、做学习方法转化。
   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培养目标相同的任务,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教学方法不同,学习方法也随之不断变化。
   (三)工作任务性质的迁移
   从观察性到岗位工作任务等的五种工作任务迁移,实现学习任务向生产任务转化。
   从工作任务的设计来看,相关研究表明,先前学习的内容必须经过充分的练习形成固定的概括后才易于后续正迁移的产生。通过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各阶段学科联系在一起。如数控机床维修方向的典型工作任务之一“主轴控制电路连接故障检测”,第一级,看主轴各部件连接及电路连接视频和实际机床连接可能发生的故障解说;第二级,在VNUM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软件上,使用电气装调实训模块组装连接主轴驱动系统,使用故障诊断排查模块设置主轴电路故障并进行故障排查;第三级,在教学机床上进行主轴驱动系统电路连接并设置排除故障;第四级,在实际生产机床上组装连接主轴驱动系统电路并设置排除故障;第五级,在校外企业生产机床出现主轴驱动系统电路故障时进行检测和排除。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