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丹妮 王景添 林榕 本文字数:2605
[摘 要]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端学习方式逐渐成为大学生的选择,编制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学习能力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具备在移动端学习平台上自主学习的意识,能自觉开展学习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是仅少部分学生善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学习管理方式技巧欠缺,学习效率有待提高。移动端学习的学习方式、时间、地点比较自由,但干扰因素较多,因此对在线学习平台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 键 词] 学习能力;移动端;学习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186-02
一、前言
国外较早开展对移动学习能力的研究,,研究范围广并且研究方式多样,值得借鉴。国内对学习能力的研究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无线终端设备而发展,针对移动学习情景中学习者的能力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关于移动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有两种理论[1],一种将移动学习能力分成自我激励能力、元认知能力、碎片化学习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另一种理论基于学习者自身的学习经验积累,从学习意识维度、学习行为维度和学习管理维度三个维度探究移动学习能力。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正向强化的过程,学习效率是体现学习能力的重要部分。基于此,本研究将从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效率和学习管理四个方面探究大学生的移动端学习能力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端学习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变革,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目的的重点。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移动学习能力现状为应对智能移动端带来的冲击做好准备。学生移动端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更多的在线指导,也试图能够为高校在线课程开发和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广东省广州市某高职院校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共发出6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回收563份,问卷有效率为94%。其中男生占60.4%,女生占39.6%。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一是文献法。通过查阅近几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界定并提炼移动学习能力的维度提纲,梳理影响移动学习能力的四个主维度,包括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效率和学习管理,为调查研究中的操作性定义提供理论依据。二是问卷调查法。四个维度分别设置了学习意识6道,学习行为6道,学习效率5道,学习管理5道题目。
三、基于移动端的大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一)具备移动端学习意识,逐步接受新学习方式
对比传统的学习模式,移动端学习普遍受到大学生欢迎。23%的大學生对移动端学习和传统学习模式没有太大的要求,50%的人更喜欢在移动端学习,仅有27%的人更倾向于采用后者。大学生普遍认为通过移动学习端可以帮助自己扩展知识面和获取更多学习资源(58.5%),明确细化学习目标(18.3%)并保持持续甚至终身学习(19.3%),充分利用碎片学习时间(3.8%),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
虽然移动端的学习方式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但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取代传统的学习方式。调查发现大学生(43.9%)认为移动端学习不能取代传统学习方式,说明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不能一下子改变多年来的学习习惯。此外,在移动端平台不能够集中精神学习是普遍大学生学习的“通病”。41.7%的大学生认为,使用学习移动端容易走神,学习效果不佳;33.5%的大学生认为移动端学习干扰太大。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在发展迅速的新时代,大学生偏好移动端学习,71.6%的大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将移动端学习作为终身学习的途径。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化,移动端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二)移动端学习有偏好,互动交流能促进学习
当大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大部分的大学生选择在移动端寻找解决方法,如求助于百度、知乎和论坛,而不是请教身边的人。移动端学习方式成为大学生解决问题的首选方式,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较依赖于网络途径。在移动端的学习方式上,65.4%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录播课,仅有33.6%的人选择直播课的方式,主要因为其限制了时间,大学生无法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
移动端平台学习增设“互动答疑”功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24.1%的大学生认为“互动答疑”的功能很重要,通过该功能可进一步提升学习者在线上学习的自主能力。此外,22.4%的人认可查询信息这一简便功能,19.9%的人认为与同学交流互动比较重要。通过平台与其他人共同学习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73.7%的大学生喜欢通过交互软件与其他学习者共同学习,调查中44.4%的人在学习中喜欢跟老师或同学在线互动,可以看出在网络上学生愿意和别人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相互促进。
(三)碎片化学习影响注意力集中,劳逸结合更高效
在学习时间上,37.3%的大学生会利用小于2小时的碎片时间在移动端学习,37.7%的人会学习2~4小时,学习5~7小时的比例只占10.5%,7小时以上的比例只占9.2%,说明大学生较多利用移动端学习平台进行碎片化学习,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征。然而仅有47.8%的大学生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学习,大学生在移动端不能像传统的学习那样系统,但是能有效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重复的多次学习。72.3%的大学生基本了解网络教学资源的渠道,仅有15.3%的大学生熟悉网络教学资源。这表明网络教学资源虽然很丰富,但仍然需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应用,使更多的大学生掌握移动端学习的途径,促进自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