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海文 本文字数:2448
[摘 要] 国际结算是一门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应用性、实践性又很强的课程。课堂案例教学方法已成为被广泛认可的教学形式。从国际结算课堂案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入手,着重研究有效提升课堂案例教学实施效果的途径,并提出改革建议。
[关 键 词] 国际结算;案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25-0088-02
一、引言
随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培养具备开拓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各类高校努力改革的方向。上海海关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基础,能娴熟掌握英语,并具备较强专业实际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引入案例教学法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较好手段。
案例教学法是早在20世纪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兰德尔创立,是一种非常注重师生互动的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在许多学科领域教学中都已得到广泛应用。在课堂中引入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能更深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具有很强的应用实践价值。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熟悉并基本掌握了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点和基本的学科理论后,教师可以灵活根据教学的目标和教学要求,运用或编撰一些典型案例,指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根据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分析,最终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相关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对于国际结算课程而言,开展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显而易见。
(一)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关注度,提高其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营造一种更为轻松自由、开放的课堂环境和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主动思考。
(二)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在案例教学课堂上,能够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增进对不同问题看法的深度。在一系列的讨论、辩论或提问回答的过程中,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三)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国际结算的各种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课堂案例的学习和讨论、实践,学生能对各相关结算的知识、理论和技能融会贯通,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能更好地提升教师的业务及科研水平
通过案例教学,促使教师深入社会实践并收集、研究各种案例。在对案例的选择、研读、编撰等过程中,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科研、业务水平提升的契机。
三、我院国际结算课程教学现状
国际结算课程作为一门国际经贸专业的核心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具备非常突出的实用性和实务性特点,主要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结算工作内容是高度吻合的。
在我院,该门课程开设以来,使用的大多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在课堂里也只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注重学科的系统和完整性,教师也尽可能将理论知识讲解得十分透彻,但是这种模式很难让理论联系实践,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另外,国际结算课程也缺乏相关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有的教材理论性偏重,缺乏操作应用性。并且由于在传统课堂上无法进行相关的业务操作,走上工作岗位也难以适应相关的工作。
由于案例教学法在各个专业学科领域广泛应用,如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公共管理、法学、医学、工商管理等,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院将案例教学引入国际结算的教学课堂并根据反馈不断改革,是一种积极尝试。
四、我院国际结算课堂案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深入地研究并理解案例教学的本质内涵是教师成功开展课堂案例教学的前提。该教学方法一定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教学基础,理论紧密联系实践,并以提升学生各种能力为宗旨的。
案例教学本没有特定的模式或固定的流程,根据我院学生的特点,国际结算课堂案例教学模式改革的设计理念如下。
(一)注重案例的教学前准备
如上所示,教师要充分做好准备,如必须事先熟悉案例教学的背景资料,选择相关案例,案例的好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所以,教师应充分熟悉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选取或编写案例。一般而言,案例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该案例是否具有教学价值?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和研讨是否能加深加强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能得到提高?(2)案例选择是否具有典型性和实效性?(3)选取的案例是否具有启发性?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的案例教学才能充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4)案例选择是否具有新颖性?新颖的案例,难易程度恰当,才能最大限度吸引学生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果选取或编撰的案例能引起学生共鸣,学生课堂讨论或发言的参与度会大大增加。
课前预习案例对于学生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教师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并寻找、分析有关案例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出主要观点,提出案例研究分析的思路。这些预备工作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下一次在课堂上的发言交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