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途径探索

2019-12-3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杨英 本文字数:2471
  [摘           要]  人體解剖学是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是学习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基础,但目前中职护生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基础较差,学习盲目、低效,教学过程单向被动,造成人体解剖学低效甚至出现无效课堂。从人体解剖学学科特点和护理专业特点入手,改革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是提高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    键   词]  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途径;护理专业;中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064-02
   人体解剖学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人体的生理构造,大到心、肝、肺、胃、肾、脑等器官,小到各种类型的细胞,都是其研究范围。人体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是相对其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而言的,其生理功能是由其解剖结构决定的,所以人体解剖学知识是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相关知识的学习基础,人体解剖学教学对生理学教学和病理学教学有重要意义。护生将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时,专业技能操作对象主要是人体局部组织,故护生要提高自身的岗位胜任力就必须充分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由此可见,人体解剖学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职护理专业作为培养护理人才的主要教育单位之一,更应该充分重视人体解剖学教学。
   一、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问题
   从知识基础角度来看,初中毕业的中职护生没有学习与医学密切相关的高中生物学,尚未形成“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面对比高中生物教学内容更加复杂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很难通过“跳跃式”学习来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内涵。从能力基础角度来看,中职护生没有经历过高中阶段的系统学习,尤其是高三的综合复习,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缺乏分辨重点和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导致其在阅读人体解剖学教材时囫囵吞枣,对教材内容理解博而不精,形成的知识体系杂乱无章,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从心理基础角度来看,相当一部分中职护生本身对医学并没有浓厚的兴趣,甚至根本不知道护理专业的属性,只是在家长的指导下被动地报考护理专业,导致大部分护生对复杂的人体解剖学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内在驱动力不足,甚至因中考失利造成心理障碍畏惧陌生、困难的人体解剖学,产生厌学心理。
   (二)学法问题
   从记忆角度来看,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专业课程,其教学内容包含众多专业名词,约占医学专业名词的1/3,护生需要记忆的名词量非常大,但中职护生受初中学习习惯的影响,常常死记硬背,导致记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严重影响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从理解角度来看,人体解剖学是一门以人体构造为核心的课程,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其教学内容均与现实一一对应,但由于中职护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习惯脱离实际思考问题,往往单纯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内涵,导致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过于理论化,与临床实践脱节。从态度角度来看,中职护生的职业热情普遍不高,在学习人体解剖学知识时习惯性地站在病人的角度看待自身的学习价值,没有将自己代入护士的角色中,导致其学习的自我效能较低。
   (三)教法问题
   从目的来看,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忽略了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临床意义,常单纯从教育角度进行教学设计,以增加护生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储备为目的,导致护生所掌握的人体解剖学知识与临床脱节,造成“高分低能”现象。从过程来看,鉴于中职护生的知识基础较差,中职护理专业教师普遍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直接向护生灌输大量人体解剖学知识,,忽略了护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教师掌握护生的学习进度,使教学进度和学习进度脱节,造成低效甚至无效人体解剖学课堂。从效果来看,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在讲解人体解剖学教材内容时直接根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陌生的专业名词和复杂的结构模型很难引起护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枯燥、沉闷,护生获得的学习体验不佳,学习效果很差。
   二、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途径
   (一)以疾病为引导
   1.应用原则
   以疾病为引导进行人体解剖学教学应遵循普遍性、对应性、实用性和交互性原则,其中普遍性原则是指选取的疾病必须是护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典型常见病,将抽象、枯燥的人体解剖学知识转化成护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如选取急性阑尾炎这一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作为阑尾相关解剖学知识的载体,引导护生根据急性阑尾炎的自觉疼痛和压痛位置分析阑尾的解剖位置及其毗邻组织器官;对应性原则是指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病例,将教学与临床紧密联系起来,如在消化系统的解剖学教学中引入食管癌病例,引导护生根据其病位、临床表现和转移侵犯器官分析食管的解剖位置、结构及毗邻组织器官;实用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解剖结构相关的临床疾病的治疗与护理,突出人体解剖学知识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而增强护生的学习动力,如在下肢静脉的解剖学教学中,向护生介绍下肢静脉曲张的日常预防、手术治疗和护理方法,使护生意识到学习下肢静脉的分布和结构特点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交互性原则是指在课前布置以病例为载体的学习任务,并让护生在课上分组讨论自己通过网络和图书馆等途径获得的相关资料,实现教学相长。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