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探究

2020-01-0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周建雄 本文字数:2688
  [摘           要]  在我国大力倡导和实施教育改革以后,有关教学人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愈发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职体育教学是为了使学生养成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思想,让学生健康、茁壮成长,培养学生形成终身锻炼意识,对提高中职体育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关    键   词]  体育教学;终身锻炼意识;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90-02
   中职生作为推动我国未来更好发展的中坚力量,对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中职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1]。而拥有健康体魄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前提,教学工作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品德教育外,体育教师锻炼学生体魄从而提高身体免疫,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十分关键。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国内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其原因在于学校对学生学习教育重视度远远高于对学生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更有部分教师占用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导致学生严重缺乏户外锻炼的机会,在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身体素质良好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基于此,学校应重视体育建设,积极举办全校运动活动,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教师以专业为单位进行体育比赛,在提高学生以及教师身体素质水平的同时,增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并建立体育兴趣社团,由体育教师组织爱好体育的学生为其提供运动场所,让体育锻炼不流于形式,真正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从而为其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一、简析终身体育
   人们在日常生活的空闲时间里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拥有运动爱好进行体魄锻炼并坚持终身体育。中职生应在体育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体育知识,对世界各领域体育方面进行了解,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发展成兴趣爱好,在锻炼身體的同时陶冶情操,,使自身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得到质的提高,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2]。长久以来,随着教育事业水平不断提高,教育部门对专业教育人才求贤若渴,对体育教师职业资格有更高的要求。教师本身需拥有较为强健的体格,对体育知识有一定了解,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体育,培养体育终身意识。
   二、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重要意义
   在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有一定的要求。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对自身想要的东西也有了一定的标准,有个健康的身躯是所有人的终身追求。健康的身体素质来源于日常经常进行锻炼,而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代步工具类型五花八门,在给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减少了锻炼的机会,亚健康问题也成为社会大众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中职生会面临这个问题,学生时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学习,受应试教育影响,人们往往忽视了只有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学习,应对将来的工作需求。基于此,中职学校应重视学生身体素质锻炼,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参加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体育教学场地可以进行变换,增加户外锻炼多选择有自然环境的空旷地带,让学生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心情得到舒展和放松,减轻日常学习带来的压力[3]。在教师科学合理的教导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设备和环境,教授学生更多的知识,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种下终身体育意识的种子,深刻体会体育带来的好处,促进中职生终身锻炼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现阶段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人物是体育教师,体育教师让做什么,学生就跟着做什么,然后由教师在现场指正学生做出的错误动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但是没有重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热情以及兴趣。其次,还有些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训练时选择以班级授课为主,让学生进行集体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不足就是学生经常跟不上教学步伐,经过长久累积以后不断加大了学生间的差距,导致学生对体育训练产生抵触心理[4]。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做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科学、高效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二)教师和学生的观念存在问题
   随着教育教学老观念的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师、学生家长及学生个人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够,缺乏对体育活动应有的重视,即使在国家新教育改革工作下,其传统观念仍旧影响着体育教学工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很多中职院校体育教师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和创新,但外界的干扰和自身教育水平的限制,使教师工作开展不下去,且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正确认识体育带给学生的成长,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流于形式的理论内容都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此外,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手机对学生来说早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体育课堂上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管理力度,致使部分学生将宝贵时间浪费在手机游戏上,在学校操场上随处可见学生低头专注于手机世界的样子,加大学生培养终身锻炼意识的难度。
   (三)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
   体育教学离不开体育设施和体育教材,而大多中职学校忽视体育教学工作,不肯投入更多的资金到体育设施当中,长期缺乏对教育器材的管理和维护,没有新的体育设施引进和适合的锻炼场地,不能更好地给学生创造锻炼环境,导致体育训练项目不完善,教育形式老旧,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打击学生积极性,而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有限且不完善的设施器材难以满足学生需求,使教学设施达不到人人有份。其次,锻炼场地较小,教学时往往有几个班同时进行教学,使场地更加紧张,学生稍微拥有的那点积极性也被扼杀在摇篮里,失去训练兴趣。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