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茂灿 本文字数:2573
[摘 要] “互联网+”自提出以来,便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为许多传统领域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进一步推动管理理念的革新。因此,围绕“互联网+”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展开探索和研究,阐述“互联网+”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意义,对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互联网+”的可行性应用路径,以期为大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提供新思路和有价值的建议。
[关 键 词] “互联网+”;大学生;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78-02
“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方面,“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理念,对传统思维和观念是一种突破,对社会发展均有重要作用。将其应用于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同样能够带来较好的效果,大学生是我国劳动力的重要来源,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因此,大学生管理过程中应充分抓住机遇,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效率。
一、“互联网+”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意义
(一)增添管理工作亲和力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发生了很大改变,其互动性明显提升。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中出现了许多社交软件,为大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良好平台,同时推动了交流沟通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师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上下级关系,能够在网络中平等、自由地交流。这样的沟通方式使教师和大学生情感进一步升华,有利于拉近教师和大学生的距离,同时构建良好的师生情谊,为情感交互奠定基础。“互联网+”背景下,高等院校逐渐转变对大学生的管理理念,应用以人为本理念,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够立足于大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获得了许多大学生的认可,对增添管理工作的亲和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网络中涵盖广泛的信息,高等院校在开展大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能够通过互联网寻找管理思路,学习成功的管理经验,逐步提高管理工作质量。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大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展开研究,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这样一来,教师能够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思想动态和体现的行为,给予针对性的引导,不断在实践中调整和完善现行管理模式,摒弃传统管理思想,树立新型管理理念,并逐渐应用于管理实践中,促进大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三)提升管理信息时效性
“互聯网+”的发展逐步使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为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信息传递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切实发挥“互联网+”信息传递优势,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管理的时效性。互联网为信息传递和网上交流互动提供技术支持,信息的传递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次数显著增加。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贴吧、QQ等,建立高校官方校园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充分借助这些社交软件推动大学生管理工作。
二、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思想发展滞后
针对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管理而言,现阶段的管理思想仍然发展较为滞后,开展管理过程中,通常是由高校和教师主导,大学生在此过程中并未得到主体地位,对思想的接受较为被动,甚至许多大学生存在一定不满但无法反驳。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思想意识和文化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较大改变,他们希望得到重视,且希望获得存在感,开始追求个性化发展。然而事实上,现阶段的管理工作并未切实考虑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大学生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进而将会产生一系列的抵抗、抱怨心理,在教师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通常不愿意配合和顺从。同时许多高等院校为了进一步强化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已建立校园网络沟通平台,但由于教师和大学生的参与度较低,且对网络舆情缺乏较好的引导,导致网络平台并未实现理想的管理效果。
(二)管理工作信息化低
现阶段,许多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大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且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仍然有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造成大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学校每年招收的大学生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在师资方面却并未同步引进,导致当前师生比例差异较大。基于此,在开展大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问题逐渐增多,缺少完善的师资进行有效管理,许多团体活动的展开受到了一定阻碍,甚至影响活动的整体效果。许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均由高等院校自主开发,整体技术尚未完善,导致系统的实际效率和管理水平较低,难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管理数据分析不足
当前大部分高等院校在开展大学生管理工作时,其侧重点均在于解决大学生的矛盾,管理大学生的宿舍、学习等内容,且教师均按照传统管理理念和经验进行,并未对具体事件进行具体分析。这样开展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较低,其侧重点和管理方式均具有一定的问题,高等院校和教师应将更多的管理工作放在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思想引导以及管理过程中,应通过数据搜集的方式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够切实推进大学生管理工作提升效率和质量。高等院校如今面临着技术落后、资金薄弱的管理困境,导致在大学生数据搜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且缺少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