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如何做好中职生的品德教育

2020-01-2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郭美英 本文字数:2933
  [摘           要]  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就是人具有基本的行为准则,有基本的是非对错观念,有羞耻心。评论社会进步的标准不是看这个社会设备多么发达,仪器多么先进,人们多么富有,而是整个社会人们的道德下限。随着社会大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德才兼备当然是首选,退而求其次也是有德无才之人。中职学校对人才的培训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中职教师也应该重视中职学生的品德教育。
  [关    键   词]  中职教学;品德教育;人才标准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224-02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在学校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不仅关注中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如何,更加关注这名学生在校的表现,例如,职业观念、有无违纪、教师评价等,学生的品德和品行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中职教师想要培养出被社会认可的人才,必须加强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笔者根据多年从业经验认为,想要做好中职学生的品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职业为导向,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当下中职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中职学生就业率的问题,很多中职学生“毕业即失业”,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还有一部分中职生找到了自己的工作,但是工作了没多久就离开了原来工作的单位。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除了本身职业技能不够过硬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不过关。部分中职教师过分地强调职业技能,强调“一技在手,天下我有”的思想,忽视了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培训,使很多中职学生毕业之后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无法正确地面对自己即将参加的工作,同时自由散漫、时间观念单薄、团队意识薄弱、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格格不入。因此,中职学校应当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训。例如在中职教学的后期,学校安排中职学生去与其职业相符的合作企业实习,严格按照合作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让中职生提前适应企业的生活,了解自己的工作环境,学习实习企业的企业文化。实习可以大幅度地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避免中职生由学校走进社会产生的不适应,使中职生在自己的岗位上长久地待下去。
   二、以家庭责任使命为导向,培养中职学生的孝道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家庭负责是社会稳定的保障,中国古代就有很多关于母慈子孝的例子,孝道也被作为古代教育体系的基本准则。“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劝君莫吃三春鱼,万千鱼仔在腹中。”人和动物的喜怒哀乐并不互通,但是,,唯独会对母爱和孝道产生共鸣,每一位中职学生都有父母有家庭,都带有父母对孩子的期盼,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但是,很多中职生由于年龄较小,意识不到母爱,体会不到孝道,做事我行我素,从来不考虑父母的感受,自我意识严重。因此,在中职教学当中要加大孝道的教育,传播感恩文化,让中职生认真行使为人子女的义务。例如,在中职教学当中除了思想品德之外,还可以可以增加一门关于孝道的课程,可以是关于美好家庭、感恩父母、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让中职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深刻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同时中职品德教师在言传的同时还要身教,中职品德教师也要对孝道有深刻的体会,要用自己的事迹感化学生,也可以定期举办感恩活动,如果可以尽量邀请一些中职生父母参与进来,让中职生亲自去做,亲身去体验。中职生只有重视自己的家庭责任,感恩父母,才能在踏入社会的时候更有毅力,才能更加遵守社会的规则,做到遇事冷静不冲动,做事平稳不极端,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自身的发展。
   三、以实践教学为导向,结合其他学科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求学理念
   中职中的任何学科都具有其存在的价值,想要掌握该学科的知识,必须要努力拼搏,刻苦学习。很多中职学生在学习品德课程的时候,对品德这一学科的认识很不正确,觉得品德讲解的内容大多是国家政治,这些内容和自己将来的就业没有直接的关系。对品德当中个人品德修养的内容,又觉得可操作性差,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品德课程的学习当中不认真进行听讲,出现了逃课的现象,只靠考试之前的突击来应付考试。更为关键的是,部分品德教师对待品德的态度也和学生类似,抱着“你不好好学,我也不好好教”的态度,致使品德课程成为一种形式。因此,在中职品德教学当中应该结合其他学科来提升品德课程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求学思维。结合中职语文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很多人都说诗歌可以“修身养性”,确实语文学科也兼具品德教学的功能。古代很多作品当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品德内容,如《二十四孝》《论语》等都说培养人品行的作品,《水经注》《本草纲目》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求学理念,这些都是对中职品德教学有很大帮助的。
   四、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导向,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团队竞争和荣辱意识越来越强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想要发挥品德教学在人才培养当中的作用,就必须要重视对学生为人处世的教学,也可以说是职业素养教学。在论语当中有很多关于为人处世的方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要让学生在与人交往当中,必须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自身的行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和别人交往当中要不断反思自身的行为,不要抱着某种利益去和别人交往,同时与人交往的时候也不要损害别人的利益。“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在和别人进行交往的时候,出了问题要多考虑自己的过错,少责备别人,但是在当今的社会当中大部分人的做法都正好与之相反,出了问题往往就是从别人的身上找问题,这是极为错误的。在团队化竞争的今天,应该坚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努力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向其学习,与之交往。中职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除了要发扬论语当中与人交往的准则以外,还要结合时代精神将职业素养体现在品德教学当中。比如,学生进入了实习阶段就应该遵循企业的生产和生活规则,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处事的原则除了包含与人交往的准则之外,还应该包含与社会相处的原则,人是社会性动物,离开了社会人也就失去了价值。进入公司企业就如同进入了社会,遵循公司企业的生产法则和规章制度,就是在和社会相处,因此品德教学的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忽视。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