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策略

2020-02-0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王高飞 本文字数:2665
  [摘           要]  在互联网技术与新媒体大范围普及与使用的过程中,其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重大挑战。处在新媒体时代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应有效借助各种新媒体技术,进一步推动思政教育模式革新。从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其未来发展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    键   词]  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14-02
  我国高校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摇篮”,其对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处在新媒体时代下,若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程度、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就应及时转变思政教育理念,通过将教育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提升思政教师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打造高校思政校园文化等相关方式,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打破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的局限性
  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处在高速发展的过程
  中,,我国高校所进行的思政教育路径也得到了相应的革新与改进,思政教师应依托于新媒体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从而让思政教育不仅具有适当的趣味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传统的思政教育而言,其教學模式多被课堂与学分所控制,而且教学模式十分单一枯燥,因为教学环境相对沉闷,所以造成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和理想效果之间存在一定距离。除此之外,时空限制也是其局限性的一种体现。但是随着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更新,微信、微博等相关APP的出现扩充了以往的信息传播渠道,因此借助一些新型传播媒介,对现下的教育手段加以更新,这样能在突破以往思政教育模式局限性的同时,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更有助于高校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
  (二)有利于提高思政教育内容的“时代感”
  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推动思想的革新,反之亦是如此。在当今的时代势潮中,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与高度发展一定会推动思想理论发展,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新时代发展的特征中,使思想政治理论得到相应的扩充与丰富,进而为高校思政教育打下一定的教学基础。对思政教师而言,既可以借助这些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教学工作,又有助于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注入“新鲜血液”[2]。并且通过网络能够获得大量的资源,使其所涉及知识的涵盖面进一步扩展。在选取海量思政课程资源时,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教学与教育情况与进度择取适当的教学资源,从而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价值观。
  (三)有助于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
  通过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增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水平,换言之,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中,其能够更好地予以高校学生正确科学的引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形成良好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有利于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这也是新媒体时代下给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启示。通过校园师生互动平台,师生可以沟通思政学习的心得体会,可以有效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做到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从而打造出独具一格、具有新媒体时代特征的高校思政教育体系。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一)即使高校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政教育基础,可是从根本上讲其“三观”依旧不成熟
  高校积极有效地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有助于指导学生塑造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将信息进行传播,可是当下网络环境并不稳定而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这也是现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阻碍因素之一。有些西方国家会借助网络,将不利于高校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政治思想“放置”于网络平台上,高校学生在上网获取信息的同时很容易被其所影响,例如极端主义等错误的思想意识十分不利于我国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加大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难程度[3]。因为上述特点,网络也为高校学生行使自己的自由言论权利创造便利条件。较为自由的言论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法律观念以及道德观念的培养。有些人也会通过网络平台故意向外界散布大量的负能量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这些问题被持续扩大的话,会使学生“三观”的树立产生偏颇。
  (二)高校思政教育教师团队综合能力相对较低
  当下我国高校思政教师团队的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1)教师的工作能力相对不足与思想政治水平相对较低,从而难以在思想意识上引导学生以及相应的思政工作效率较低;(2)教师团队的整体职业素质普遍不高,
  教师团队的思想意识未能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因此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三、新媒体时代下促进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
  若过度使用新媒体,那么给高校学生所带去的影响必定是负面大于正面,基于此,高校应该科学引导学生运用新媒体,从而把其对学生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从以下几点入手能实现这一目标:(1)培养学生对多元化信息的识别能力。即便大部分高校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可是因为不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所以难以识别身边的各种信息。对此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应该培养学生对这些信息的识别能力,进而推动学生正确识别新媒体中囊括的各类信息,达到自觉躲避不良信息影响的目的。(2)增强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水平。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时,思政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认知其本质,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中让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得以凸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可是科学技术有利也有弊,在新媒体给予人们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容易对其思想与行为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所以新媒体的使用一定要处在合理的范围中,不然就会适得其反。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