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嵩 本文字数:2685
[摘 要] 幼儿园教学活动导入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开端,它不仅为整个教学过程定下基调,而且也是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论述幼儿园教学活动导入环节的六个功能,即激发幼儿好奇心、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集中注意以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启发幼儿积极思考;促进幼儿学习的迁移;调剂幼儿的学习情绪;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
[关 键 词] 教学活动;导入环节;幼儿园
[中圖分类号] G6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20-02
我国元朝卓越的戏剧作家乔吉早就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说,这种说法对幼儿园教学活动来说可以分别形容为三个重要环节:导入环节、活动环节、结束环节。好的导入环节就如“凤头”一样给“猪肚”和“豹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幼儿园教学活动导入环节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导入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激发幼儿好奇心、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索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求知欲是人们积极寻求知识的愿望;兴趣是人们积极了解某些事物或从事某些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们三者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幼儿园教师在教学活动导入环节中要做到:(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表现为想要探索、询问、操作等;(2)培养求知欲,求知欲往往是幼儿学习的智力激励;(3)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兴趣。三者之间是依次发展、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
例如:“手工活动——小熊猫不倒翁”,教师在活动一开始就出示熊猫不倒翁,让幼儿自由玩耍,并让幼儿探求各种玩耍方法,幼儿在此期间不亦乐乎。此时教师已让幼儿对“小熊猫不倒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随后出示制作“不倒翁”的工具与材料,很自然地导入本次教学活动的内容小熊猫不倒翁的制作活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幼儿教师在导入活动中应针对幼儿身心特点和活动内容、目标,精心设计好开始环节的活动,紧紧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兴趣盎然,精神振奋。
二、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以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
由于幼儿注意力的特征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逐渐发展。很多时候在教学活动刚开始时,幼儿的兴奋点还沉浸在教学活动外的欢快中,注意力还没有转移到教学活动中,那么如何转移幼儿的兴奋中心呢?关键在于导入环节,,只要导入得法,就能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来。比如多媒体导入法,幼儿可以看到生动形象的画面,听到各种刺激物的声音,再伴有优美动听的音乐,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就会被强烈的刺激所吸引。
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要求,那么,判断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成功地完成本次教学活动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如果从教学活动伊始幼儿园教师通过运用各种使幼儿感兴趣的导入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那么将有利于幼儿明确教学任务和要求,可以让幼儿带着问题意识学习。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这样的局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教得苦”,幼儿学习表现出茫然的状态“学得苦”,师幼之间缺乏互动,配合不默契。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我们可以看出摆正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键。教师要明确幼儿是教学的主体,幼儿是知识的探索者、学习任务的完成者;教师则是教学的主导,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及幼儿的角色地位,才能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启发幼儿积极思考
导入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把思维引向一个特定的问题情境中,积极地促进其感知、记忆和想象能力的发展,进而激活幼儿的思维。导入是思维的起点,它可以使幼儿快速地接受新的信息,刺激大脑细胞活跃起来,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思维过程做好准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还会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融情于景,形成事物或情境的清晰、完整的形象。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幼儿园教学应该先于发展并引导发展,幼儿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同时也要创造条件发展新的“最近发展区”。如科学活动“风娃娃”,教师在活动开始将事先准备好的蜡烛点亮,观察小朋友的反应,并询问他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将蜡烛熄灭,随后教师根据事先了解以及幼儿的回答情况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吹气可以将蜡烛熄灭?幼儿基本都知道有风,那么,如何才能制造出风呢?等一系列的问题,启发幼儿进行进一步思考。幼儿园教师在导入时要注意,教师要事先了解幼儿的现有知识水平或是知识准备,通过提出适宜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深入思考,这样有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促进其积极思考。
四、促进幼儿学习的迁移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习得的经验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活动的影响。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奥苏泊尔认为,课程总是以先行组织者开始。意义学习的发生总是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与所学到的材料之间具有有益的潜在配合,并且先行组织者使这种配合更具有可能性。当幼儿园导入新的教学内容时,可以建立与新教学情境密切相关的旧知识的联系,从旧知识中获得对新知识的预测和想象,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面对好奇的信息,学习者通常会根据现有的知识进行选择,而那些与旧知识相关的知识会引起学习的兴趣。格式塔学习心理学与赫尔巴特关于统觉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这一观点。苛勒研究黑猩猩学习使用相关工具来获取邻近的食物时发现,猩猩在学习过程中面临一段时间的停顿,表现出反思并环顾四周的行为,这个过程被解释为将新情境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然后突然顿悟产生一种新的学习行为,这完全适用于幼儿新情境的学习。所以,导入环节的重要功能的体现是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