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蕾 本文字数:2531
[摘 要]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学效果一直是高等院校思政教学追求的目标。针对师范类高校学生特点,结合学生未来就业实际,教师应积极运用发散思维、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以案例教学法为例,浅析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关 键 词] 案例教学法;高校;思想政治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128-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其成长成才的必修课程。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青年正是“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更应该精心栽培,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其走向社会、奉献祖国打好坚实的基础。但是高校思政课的特点决定了思政课的内容往往理论性、抽象性较强,加之课堂学生容量较大、周课时较少等原因,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应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引进新颖教学模式。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视野宽广的特点,案例教学法无疑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思路,通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重视实际教学效果,从而提升思政课的可听性、实践性,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社会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引入课堂,提供高度仿真的情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来思考、研究、分析这些案例,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征
1.案例获取的广泛性
在信息时代,案例的获取渠道是多元化的,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甚至学生身边校园内的事件与案例都可以成为案例教学的来源,案例获取的来源广泛而多元。
2.师生互动的平等性
案例教学最主要的是以案例为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师生之
间的讨论引发学生的思考。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的、平等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就是适时引导、把握方向,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引发思考、产生共鸣,让学生自己体悟将要讲授的人生道理。
3.立德树人的教育性
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思政课通过案例教学法巧妙地将道德、法律、知识、情感四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将实际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合理的行为选择,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的内容变得可知、可感,立體、鲜活,实现立德树人“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另外,师范类高校培养的是未来的教育者,更应将立德树人的理念通过各种手段厚植于学生心中,案例教学无疑是必要手段
之一。
4.直击人心的生动性
案例教学内容丰富、含义深远,往往可以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视频、图片、音乐、解说等多种形式呈现,这样的案例往往直击人心,让学生过目不忘,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与效果
师范类专业学生因教育层次与培养目标的不同,呈现出学习情绪化的特点,对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内容枯燥的部分则学习意愿较低;师范类学生的学习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因此他们的学习方式更重视基于学科专业(岗位)的定向学习,较为重视专业课程,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另外,学校低年级(一年级)学生因刚入学,学习习惯更多受高中自律习惯的影响,其自控力相对较强,课堂管理和授课效果较好。针对这样的院校特点与现实,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十分明显。
(一)以案例为线索,重视双向交流
案例是教学的切入点与线索,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准备以及课上深入的讨论与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方向进行把握,学生在案例中讨论,在讨论中对本节课的目标教学内容深入理解。以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为例,在讲授第五章“明大德、严私德、守公德”部分时就可以以各类道德案例作为切入点,可以是正向树立的典型道德楷模,也可以是漠视道德规范、做出失范行为的负面案例,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的典型案例,增加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的重要作用。
(二)鼓励学生思考,答案评价多元
学生对案例或案例中的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与解决方案,教师正好利用学生对案例的自学,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保证政治观点、理论原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正确无误的前提下,教师对学生的答案给予多元化评价,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不仅教授知识,更加重视能力
传统的思政课教育模式重视的是向学生灌输了多少理论知识,考核学生记忆量的多寡。但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才的需求更需要的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符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而案例教学的重点正是不仅教授知识,更加注重能力。对案例蕴含的知识性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提升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案例的理解与判断恰恰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尝试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