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地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服务“一带一路”现状调

2020-02-2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刘丽静 庞伟 区艳霞 高月梅 本文字数:2526
  [摘           要]  地方高校教师担负着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通过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分析部分地区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服务“一带一路”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一带一路”;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26-04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地方高校肩负着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促进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任。地方高校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其中第二部分“主要任务和措施”的(七)部分提出要“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从明确主体责任,到绩效考核、人员构成、师资培训、成果转化机制等都做了明确说明。充分肯定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主要作用。在服务“一带一路”实践中,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现状如何?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有哪些不足?这需要我们关注和了解。通过网络调查和问卷调查,我们对多所地方本科高等院校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有了一个比较具体、深入的认识。
   一、调查研究方案
   (一)调查目的
   了解当前地方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服务“一带一路”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二)调查对象
   共分为三类。一类是地方高校所属创新创业学院。我们通过问卷星有针对性地邀请9所高校填写问卷,回收有效问卷7份,它们分别是武汉工程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玉林师范学院、河池学院、梧州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一类是通过问卷星向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2份;一类是通过问卷星向地方高校在校本科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15份。下面是综合三类问卷得出的地方高校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1.七所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师资构成
   调查数据显示,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老师有专职和兼任两种。专职教师是只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不担任其他课程的教师,兼任教师要担任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师,同时又担任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调查结果显示,7所高校共有专职教师36人,兼任教师450人。专职教师最多的高校有9人。
   2.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的基本情况
   有22位专职教师在问卷中,,详细回答了自己的年龄、学历与职称等情况。表1显示,从年龄上看,创新创业教师以中青年为主。从学历上看,以硕士和本科为主。从职称上看,以讲师和辅导员为主,也有部分副高职称和助教担任。从所在部门看,以教学单位与行政部门人员为主。
   3.问卷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如表2所示,从性别看,参加本次调查的415名大学生中,女生348人,男生67人。从年级看,从大一到大四都有。其中大一学生最多,有166人,其次为大四学生,有104人,再次是大二学生,有89人,最后是大三学生,有56人;从来源上看,留学生有5人,非留学生410人;从表3看,各专业大学生都有,人数排序为:管理95>教育92>历史51>理学48>法学39>文学37>工学29>其他17>医学3>农学2、经济2。
   (三)调查方法
   为了更加全面了解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服务“一带一路”情况,课题组前期在网络查阅了地方高校开设“一带一路”课程的情况,对各高校创新创业学院的工作和教务工作有了一定了解,然后进行个别访谈,专家咨询,再设计了针对高校教师、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调查问卷,合成本文的数据。有效问卷,管理部门7份;高校教师22份;高校学生415份,合计444份。
   (四)调查内容
   主要涉及地方高校教师开设与“一带一路”相关课程,担任创新创业通识课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学生对“一带一路”创新创业课程的需求和实践环节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等相关问题和对策。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地方高校教师认为需要开设“一带一路”创新创业通识课程
   课程是地方高校服务“一带一路”的載体,地方高校教师依靠课程的开设,培养“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人才。从调研结果看,地方高校教师普遍认为,目前开设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尚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他们认为需要增加不同种类的通识课程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认为需要增开经济类课程、对外贸易类课程、“互联网+”课程的需求并列排在第一,占比81.82%;认为需要增开法律类的占50%;认为需要增开文学类的占36.36%;认为需要增开政治类的占比31.82%;认为需要增开军事类的占比13.64%。
   再看学生对“一带一路”课程的需求,从学生的问卷可见,认为目前需要增加自己对“一带一路”知识的了解,认为很有必要了解的占47.71%;认为有一定必要,但不是主要方面的占50.36%;认为没必要,完全可以自行培养的占1.93%。这说明有接近一半大学生渴望了解“一带一路”方面“创新创业”知识,有一半的大学生意愿并没有那么强烈。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