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三创”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

2020-03-1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蒋雪芹 本文字数:2556
  [摘           要]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首先阐述“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指出当下“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的瓶颈,并以人员招聘与配置课程为例,探讨将“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最后对“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做了教学反思。
  [关    键   词]  “三创”教育;专业课程;员工招聘与配置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88-02
   创新是一种思维、一种意识、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能力;创意是提出有创造性的想法或构思;而创业则是把创意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三创”(即创新、创意、创业),是从意识到想法(动机)再到实践行动的过程。“三创”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冒险精神和创业素质以及创业能力,提升未来创业的可能性。
   将“三创”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而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抓手,“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也是高等教育专创融合的基础性工作。
   一、“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
   通過归纳和梳理毕业生的创业,其创业模式基本有两种:(1)基于专业的创业模式,即学生的创业项目和其大学所学的专业相关性比较强;(2)非基于专业的创业模式,即学生的创业项目和其大学所学的专业相关性比较弱,甚至基本无关。
   高校的创业教育基本有两类:创业通识教育和专创融合教育,而后者,也是当前在校生创业教育的重点,已经成为创业人才培养的趋势所在。
   纵观创业机会的来源,基本有如下三种:(1)“无中生有型”:市场有需求,但是基本还未被满足,需要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之,这是一个全新的、具有开创性的创业领域;(2)“改善提升型”:市场有需求,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是产品和服务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改善提升的空间;(3)“前瞻引导型”:顾客暂时没有需求意识,前瞻性的产品或者服务能让客户意识到自身的需求,并能引领其未来的消费。
   一般而言,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岗位胜任导向型:根据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个性等胜任特征来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2)职能分工模块型:根据岗位的职责、职能模块来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3)工作流程型:梳理工作流程的各环节,并根据流程顺序提炼和先后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
   二、“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的瓶颈
   “三创”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的目的除了就业指向,还应有创业指向的描述。“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有机融合意味着,在创业实践中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具备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学生以上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在于教师的授课。任课老师往往成了专创融合的瓶颈之一。高校中从事创业教育的人,往往以团学等思政工作人员、专业教师为主,前者往往缺乏专业基础和知识,而后者往往缺乏创业教育所必备的知识,两者都缺乏创业的实践。“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胜任该课程的教学,任课老师必须了解行业、了解专业、了解企业、了解岗位,与行业、专业、企业、岗位的发展俱进,任课老师下企业、挂职锻炼、调研甚至亲身践行创业势在必行。只有任课老师真正了解专创融合的精髓,才能有效引导高校的创业教育工作。
   专创融合,在实践教学层面,往往停留在宏观的理念层面。以专业课程为着力点力推专创融合,仅凭任课老师内在自发的自律和用心是不够的。管理机制方面应该加强建设和健全,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促进专创融合课程的推进和深化工作。如高校、省教育厅乃至国家应该有相应的专创融合课程工作层层推进机制,比如,可以学习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设立校级的专创融合课程申报。省教育厅乃至国家也设定相应级别的专门平台来促进专创融合课程的申报和建设。
   三、以人员招聘与配置为例,将“三创”教育融合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操作
   高校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流程为和基于岗位胜任作为主线来设置的。基于专业认知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设置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如下图所示。
   先行开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该专业的概貌、了解该专业的主要职能模块,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是该专业最基础的两项前提工作,后续其他的核心专业课程层层递进开设。
   人员招聘与配置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就业指向性很强,直接指向组织中的招聘岗位。专创融合于该课程的指导思想:在课程中,全程贯彻创业机会的三个来源,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市场嗅觉,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致力于发现基于就业岗位、基于岗位职责、基于工作流程的创业机会,善于提出创意,鼓励其适时把创业项目转化为创业实践。人员招聘与配置基于工作流程的创业项目化教学设计如下表所示:
   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常见的创业机会是“业务外包”。组织由于资金、技术、专业技能、精力等方面所限,将部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外包于其他专业组织,以提升本组织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现有的外包公司主要包括:猎头公司、管理咨询公司等,主要承接中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等稀缺人员的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的咨询、诊断和解决、保险福利的提供、薪资发放等。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