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现代学徒制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中的探索

2020-03-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作者:金慧 本文字数:2490
  [摘           要]  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分析推进现代学徒制重要性的基础上,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从招生与招聘连接、专业与岗位对应以及课程与项目结合三个方面探索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302-02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现阶段中职教育硬件设施的配备已经趋于完善,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今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现代学徒制作为当今世界职业教育领域比较先进的理念,为许多职业教育先进的发达国家所使用,它注重在实践生产过程中传授职业技能,并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熏陶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加上工业4.0的到来,对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当前,我国中职开设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下,虽然形成了教学形式多样、各地特色鲜明的良好局面,但是距离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为了进一步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构建课程体系作了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单一
   通过走访调查天津市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跟岗实习企业,在调查测评中发现,企业管理层对调查学校在职业素养、服从调配、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认可程度较高,在自动化生产设备改造以及程序编写技能实践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较弱。
   中职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中职学校特殊性培养模式不突出,大多数中职学校采用“2+1”的教学模式,即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第三年顶岗实习。考虑到学生在校时间仅有两年左右,学校在开始课程时,都普遍重视专业和技术的课程培养,轻视理论与文化基础。而企业顶岗实习大多为一线操作,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欠缺。正如企业一线师傅反馈,中职学校学生在工作岗位适应能力上、环境适应能力上表现欠佳,调换工作岗位需求频繁,岗位技能方面基础知识环节薄弱。
   (二)专业教师实践经验欠缺
   我国加工制造业发展较快,机电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机电技术应用的专业特点要求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技能水平与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中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大多缺少企业实践经验,教师的企业培训环节,由于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限制,使其接触企业一线生产岗位的机会较少,与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现场技术交流学习机会也较少,导致中职专业教师对培养出能够胜任企业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学徒有一定的制约。
   (三)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内容脱节
   在学校教学内容与实践生产相关性方面,调查结果发现,目前七成左右的学生都认为教学内容与目前的企业实践联系不大,反映了目前中职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真实岗位的工作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以天津市某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该校运用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实训实践课时上得到充分保证,除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外,实训实践都是在校内完成,加上没有完善的校内实训室管理制度,实训设备的种类单一,出现部分设备老旧现象,比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电力拖动控制技术及技能实训中所使用的教学设备已有十几年之久,校内的实训与实际生产工作存在脱节,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目标自然也很难达到。
   在原有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工学交替”“双元”育人,最重要的是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二、现代学徒制的国内外发展与重要意义
   自2011年首个现代学徒制在江西新余开展以来,教育部工作意见中相继提到开展、启动、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1396年,英格兰的一份学徒契约,是教育史上的重大改革创新,之后发展坎坷,直至1993年恢复学徒制,缓解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技能短缺问题,学徒制再次受到关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结合了企业培训和学校职业教育的优势,实现了职业教育系统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实现了年轻人从学校到工作场所的顺利过渡,促使德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西方经济强国的秘密武器之一。
   现代学徒制助力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繁荣功不可没。在我国,学徒制历来已久,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讲求师徒传承、言传身教的传统学徒制发展迅速。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机器化大生产取代工厂手工业,传统的学徒制不能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学校教育成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将学徒制纳入学校教育,将学校教育融入学徒制教育,构成现代学徒制的雛形。
   职业教育因其特殊性以及现代师徒制在西方的成功探索,基于中国本土职业教育现状,发展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师徒制度是适应这一教育类型的教育制度,,是满足制造业产业转型,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改革。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构建课程体系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