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莹 本文字数:2602
[摘 要] 目前,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5岁到18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逆反非常严重,逆反心理会对学生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家庭。要从根本上解决中职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就需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修养,在学生情绪激动时,教师需给予正确的引导。就心理援助对中职学生逆反心理的干预作用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心理援助;中职学生;叛逆期;干预;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254-02
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就是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自然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失当是中职生逆反心理存在的两个主要原因。中职学生刚好处于人生的叛逆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学校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会出现学生厌倦学习、心理扭曲、与家庭关系紧张的情况,最终走上错误的道路。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该对此多加重视。本文对产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叛逆的表现、预防叛逆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更好地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中职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
(一)青少年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叛逆期,这个阶段学生的自尊心和独立自我的意识逐渐增强,对家长和老师的管制产生反抗,喜欢特立独行,,喜欢个性,对事情的包容度低,脾气暴躁,不能有效地管理情绪。如果任由学生发展,不及时进行引导教育和矫正,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成长。
(二)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成绩不好、自律差,失去了学习动力,对世界充满好奇但是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爱面子,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为了表现个性会采用反其道而行的策略。同时由于外界对中职学生的不良评价,让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中职生不能正确理解教师提出的意见或者教师的做法不能得到学生认可时,学生会认为教师是故意刁难,影响师生的正常关系。中职学生与老师、家长之间由于不能有效沟通而存在问题,在教师和父母的管制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顶撞老师、家长的情况。
(三)环境会成就一个人也会影响一个人,环境又分为家庭成长环境和学校学习环境。因为中职学生的自控和自律能力比较低,所以环境与中职学生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职学校的管理制度比较松散,大部分学生缺乏纪律性,教师在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上力度不够,最终不良现象和作风从一个人发展至一群人,学校产生逆反风气,在一定程度生促使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或者说学校在教育学生时,批评学生不留情面,伤学生自尊,提出的要求过高,长此以往,学生的逆反情绪就会较大,会抵制教师的一切教育,甚至会对抗。学校和老师在处事上偏袒不公平,也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处事不公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学生虽然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但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不配合教师工作的情况。一个家庭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理念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据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都是与家长的教育有关,家庭教育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行为、情绪、为人处世的态度。如果家长把自己的想法强力加给孩子,而忽略了学生的意愿,会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二、中职学生叛逆心理的主要表现
(一)学生自身不愿意接受教育。当学生出现问题老师和家长了解情况时,学生不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或者学生拒绝与其沟通。缺乏沟通的教育是有问题的,长期这样,学生与老师和家长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家长和老师越来越不了解学生。
(二)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和信心,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在学校上课会有睡觉、玩手机的现象,更严重的会有迟到、旷课、逃课的现象。学生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虚度光阴。
(三)学生的情绪非常暴躁,不会处理与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当出现有不合心意的事情时,就会发脾气或者采用武力解决问题,在成长的过程中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如果学生不能及时调节自己的心理,正确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更严重的会出现与老师、家庭关系僵化,不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和管制。所以為了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想法,给出正确的引导,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心理援助”对中职学生叛逆心理的有效预防
心理援助通俗地说就是通过沟通交流帮助中职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问题,对其进行心理开导,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惑,预防叛逆心理。
(一)教师需要正确认识逆反心理,教师需要明确逆反心理是学生独立意识建立的表现,不是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就是“坏学生”,教师需要公平对待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会不分是非地反抗和反对,作为社会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家长,要明确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发展和成长,在教导的过程中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不让学生从心底抵触。学生要相信家长和教师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所以要正确认识教师的教导。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让学生成为盲目跟从的人,要让学生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新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待事情是比较敏感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尊重每位学生,教师斥责、惩罚和充分谅解学生带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教师想要教育好学生,首先需要改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关心和爱护学生,摆脱学生对老师的敌意和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