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运用生活情境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例谈

2021-07-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和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运用生活情境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向高阶发展。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低年级;数学;问题意识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教师将数学学习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以生活情境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效果。生活情境下的许多问题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生活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积极探究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在数学课堂导入中运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数学课堂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好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凝聚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将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间建立联结,可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意识。
   比如,在学习“平均数”一节内容时,教师课前准备好教具苹果,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活动,将6个苹果进行了分配,如果将苹果分配给两位学生,其中一位学生分了5个,一位分了1个,然后问学生这样的分配方案公平吗?学生经过思考之后都认为不科学,没有平均分配,因为两个学生所得的苹果数量不相等。然后教师又调整了分配方案,从第一位学生那里取出2个苹果分给第二位学生,这时两个学生手中都有3个苹果,然后再问学生这样的分配方案科学吗,是不是平均分配呢?同学们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平均分配”。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生活中苹果分配情境,自然引出了“平均数”这个概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平均分配和平均数,不但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更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了熏陶,培养了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二、借助生活中的情境素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可让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更加容易,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在生活情境下,教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陪伴者和引导者,教学时可结合教材内容,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情境素材,融入数学知识学习,通过学生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得出答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比如,在学习“小数乘法”一节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挖掘这样的生活素材,,设计学习情境:小华在星期天和家长一块去超市购买了许多物品,其中4.4元的水杯有2个,
  4.1元的手套有3副,妈妈让小华在超市结算台处结一下账。那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小华需要付多少钱?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积极思考,展开了计算,最后得出了应付款项,通过生活经历将小数点的乘法引入其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意识。
   三、运用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實践,反过来生活中的问题需要数学知识来解答,所以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生活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问题意识,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相结合,以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凸显数学学科实践性的特点。所以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实践情境,通过动手实践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认识时间”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让每组学生模仿教师在黑板上画的时钟,快速地读出秒数,画出秒针的位置,通过变化秒针的位置,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再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节内容时,可让学生猜想一下自己面前的课桌各个边的长度,并估算一下书桌的面积,然后用尺子进行精确的测量,准确算出其面积,在这样的动手实践过程中,学生自然就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再如,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时,老师可选用一个学生没有节约用水的问题来作为例子。让学生猜猜如果水龙头关得不太紧,一天会浪费多少水。学生兴趣高涨,开始猜测:1千克、2千克、3千克、5千克等。这时学生积极性很高,老师可再追问,你想知道要多少水费吗?然后告诉他们一个数字。你能计算出一年要浪费多少公斤水吗?很快学生得到了结果。类似的生活中情境化素材非常丰富,通过这样的料中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数学的数学思维活动,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思考和应用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抓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弱的特征,转变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建立起联结点,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将知识运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向高阶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丽娟.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2(12):169-170.
   [2]郭建华.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7.
   [3]范士锋,张静.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23(7):141-143.
   [4]仇桂霞.浅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5,33(18):258-259.

相关文章:
  • 1 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融入
  • 2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 3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 4 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 5 初中物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 6 情景设置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7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措施探析
  • 8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9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0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