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2021-10-1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申翠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37期 本文字数:2545

  [摘要]  职业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聚焦教师队伍建设这一根本问题,通过对职业学校教师培养中显现的突出问题进行探究分析,提出了破解问题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职业学校;教师;培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7-0026-02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引擎。聚焦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关键问题,通过对教师培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透视与思考,提出了若干破解问题的建设性策略。
  一、聚焦问题,寻求突破
  当今社会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是,整体来看,师资队伍的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不够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职校教师素质还需明确定位
  在职业学校,还有一部分人员对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理解不准确。其实,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职校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还有专业领域学术研究能力和独到见解。即应具备职业型、师范型、学术型等综合素质。
  (二)师资培养层次还需精准到位
  职业学校普遍存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教师来源等方面的不匹配,教师培养需要分层进行,培训任务工作量大。一是职称结构偏低。教师多为中级职称,高级职称的教师不多,缺乏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二是年龄结构失衡。学校招生规模的连年增加带动一批应届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教学岗位,这些年轻教师都需要进行入职培训和岗位历练。三是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多数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行业经历明显不足;那些来自企业一线的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欠缺。因此,纵观师资现状,需要构建行业与学校之间相互支撑的多元结构来解决职校教师素质能力分层提高的短板问题。
  (三)师资培养模式还需重新构建
  就目前职校师资的来源情况看,主要有师范院校、普通综合高校、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等来源,这些来源的职校教师不论从教学能力还是职业能力,都还不能满足职业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化需求,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不够明显。职业型、师范型、学术型职教师资的培养需要多方力量合作完成,而目前的培养机构之间互补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培养单位间的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培养的人才缺乏职校教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职校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形成需要完善。目前的“双师型”职教师资在促进职教事业的发展上功不可没,但其局限性在发展中也显露出来。“双师型”教师凸显了职业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弱势是对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重视不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学术能力也必不可少。构建职业型、师范型、学术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是教师培养模式的更新迭代,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追根求源,破解难题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职业教师地位也未能达到应有高度,导致职业教育岗位人才短缺。已经在职教岗位上的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参加培训的时间不足。综合来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归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评价标准需科学
  一是教师对应具备素质的理解不统一、不准确;二是教师职称晋升中重视论文发表、轻视实际应用,容易导致培养方向的偏离。所以,首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来指导教师培养工作。
  (二)培训基地需完善
  一是校内外实训基地,普遍存在设备老化问题,不能有效满足教师培养需要;二是尽管举办教师培训班确实很受教师欢迎,可是使用的培训教材的内容系统性不强,缺少用于职教教师素质培养的专门教材;三是行业参与的实效性仍需加强。所以,培训基地在设备保证的前提下,需要建立一套适宜的课程体系,,加强行业参与培训的力度,以此来解决职校教师素质培养的实效性问题,确保培训效果。
  (三)培训机制需合理
  职业学校已经意识到了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可是已经形成的固有模式,使管理体系不完善和人性化管理不到位等問题愈加凸显。比如,教师教学任务较重,参加进修培训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制定培训扶持政策来保证教师培训时间,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因此,尽快健全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管理机制,是实现借助培训之力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有效举措。
  三、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一)树立新型职业教师观念
  加强职业教育政策的学习,树立新型的职业教师观。职业学校教师首先应当具有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也需具有教育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还要具有专业领域学术研究能力和独到见解,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所以,新型的职业教师观就是指教师要具有较好的行业职业操守、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具备较好的师德素养、较强的教学能力,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
  (二)加强教师培养基地建设
  在培训基地建设中应该重视以下工作:基地所配备的设备和人才应该与职业学校所设置的专业和特色高度吻合;基地所使用的教材应该突出职教特色和更具系统性;基地所具有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应该在全国或者本地区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基地应该具备比较强的教师上岗的培训能力,并真正能空余出一部分的岗位来专门由接受培训的教师使用,使接受培训的教师能够尽快融入企业生产活动中来,实现零距离对接,保证培训效果。

相关文章:
  • 1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 2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办法探讨
  • 3 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 4 英语绘本在小学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5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6 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小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初探
  • 7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
  • 8 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对策
  • 9 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图形化编程教学案例研究
  • 10 前置性学习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