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继宏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6期 本文字数:2775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效率低下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从职业教育传统观念与中职招生的问题、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材因素、其他因素等五个方面分析研究了中职数学教学质量低效的产生原因。深入剖析中职数学教学质量低效的产生原因,,对推進中职学校数学教育教学改革起到实际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关 键 词] 中职数学教学;效率低下;产生原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6-0216-02
一、问题的提出
中职数学教学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中职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薄弱、数学运算能力差,对中职数学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不能将中职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学习的专业课程中去,不能将所学内容迁移到生活中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众所周知,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效率低下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针对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效率低下这一问题,笔者从分析中职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产生原因入手,剖析原因,探讨改进和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率的对策。
二、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产生原因
(一)中职招生和家长对待职业教育观念的问题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文件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省区市各级政府也配套出台了适合本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尽管各级政府为职业教育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职业教育在社会和家长心目中还是缺乏吸引力。现阶段无论知识分子家庭或者体力劳动者家庭,家长都希望其子女通过接受教育到社会地位较高层次的岗位上工作。在社会上、学生家长中及求学的学生中仍然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地位低于普通教育。从各地区中考后高中阶段和中职阶段的招生制度上看仍然是先高中阶段录取,高中录取不上的学生再报考中职,所以中职学校录取的学生可以说都是高考中的“落榜生”,这部分学生不是主动接受职业教育,而是情非得已地被动接受职业教育,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混时间、长年龄、混文凭,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差。
(二)学生因素
1.绝大多数中职生初中数学基础薄弱
通过对我市中考数学成绩的数据统计分析,中考的数学成绩在50分以下的占27.3%,在50到70分的占39.1%,在70到90分的占21.8%,在90分以上的只占11.8%。通过对进入我市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在初一不喜欢学习数学的占28.1%,在初二不喜欢学习数学的占31.6%,在初三不喜欢学习数学的占23.6%,在初中三年一直都喜欢学习数学的只占16.0%;学生能独立完成数学作业的在初一占25.1%,在初二占35.3%,在初三占35.6%,在初中三年一直都能独立完成数学作业的只占6.8%。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有三分之一在初中已经对数学学习有厌烦、放弃的倾向,有一半的学生学习需要帮助,只有不到20%的学生学习数学困难不大。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暴露出了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问题,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基本技能应用能力差。有50%左右的学生在初二就放弃了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有接近80%的学生在初三时就很难独立完成数学作业,最终演变成了从想学到学不懂,从学不懂到厌学,从厌学到放弃学的数学学习之路。
2.大部分中职生对中职数学学习不感兴趣,产生厌学情绪
进入职业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职业学校学习的重点是专业方面的知识,有一技之长会实操就可以。他们认为“文化课难学”“学好无用”。因此,大多数学生步入中职学校以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比较盲目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部分学生,由于数学学习成绩不佳,遭到家长的责骂、老师和学生的歧视,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还有一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产生学习数学无用的观点,彻底放弃了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再加上中职数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与初中数学相比,其严密性、逻辑性、抽象性更加凸显,使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数学学习就更加吃力,对数学学习有畏惧感,从而产生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数学学习的恶性循环状态。
(三)教师因素
1.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陈旧落后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中职学校的整体教学观念陈旧落后,这种落伍的教学观念直接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很少,接受职业教育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机会更少,绝大多数数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仍在沿袭普通初、高中的教学模式,教师“普教化”和自我“中心化”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脱离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的实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行灌输,根本谈不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教学只注重数学知识的讲授,缺乏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相互衔接,缺乏数学课程与实际生活的相互衔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简单,课堂教学环境沉闷单调
绝大多数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还是以讲授法为主,很少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不能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参与感,课堂枯燥乏味。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了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很好地激励学生思考研究问题,教师更多的是强调记题型、背公式,不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调动不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导致教学效果差,教学成绩不理想。因此,教师要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借助多元教学媒体进行教学,从而达到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加大课堂信息传递量,使学生从多种感官捕捉信息,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