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军队院校专业课如何实现“立德树人、为战育人”

2021-12-2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高峰娟,王元鑫,刘俊瀛,嵇绍康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50期 本文字数:2564

  [摘           要]  在军队院校实现“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就要加快专業课课程思政改革的步伐。以一门专业课为依托,从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联系与区别切入,对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实施五个方面展开研究。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178-02
   2019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军队院校教育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要求培养的人才要“德才兼备”。作为军校教员,在军队院校任职岗位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如何设计实施才能实现课程的“立德树人、为战育人”?为更好地“为战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任职岗位专业课程教学要坚持“德育为先”,也就是要在任职岗位专业课程实施中有机融入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对任职岗位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但是,我们对课程思政的本质与作用、内容与形式、问题与原因、方法与路径等方面还缺少科学全面系统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因此,以一门专业课程为依托,对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的改革实施展开研究。
   一、实现“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前提是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联系
   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德育内涵、使命和目标、方向和功能、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一)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着一致的德育内涵
   对于专业课程思政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两者而言,“德育”是其核心内涵,而“思想价值导引”恰恰是德育的本质。因此,专业课在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始终贯穿“思想价值导引”这条主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德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
   (二)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着相同的使命和目标
   长期以来,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学员接受政治教育的唯一途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简称:思政元素)同样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深挖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学员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政元素的熏陶,从而加强其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其政治意识。
   (三)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着一致的方向和功能
   专业课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都能实现“德育”的使命和目标。但是这个“德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发挥育人功能,也就是要培养学员牢牢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四)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一致的内容和要求
   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功能这一角度来看,无论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还是思政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现“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关键是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区别
   只有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区别,才能更好地组织实施专业课课程思政。总的来说,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者侧重点不同
   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其主要侧重点是建立科学全面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目的是提高学员的思想觉悟,为学员树立正确“三观”奠定基础,是德育的主渠道;而任职岗位专业课课程思政是德育必不可少的辅助部分,是培养学员爱岗敬业、树立良好机务作风的途径之一。
   (二)两者定位不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同向同行”的主导,作为“同向同行”协同部分及有效补充的专业课的“思政元素”,既要发挥其所具有的德育作用,又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构成德育的课程共同体。
   (三)两者政治教育优势不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立意鲜明的特点,而任职岗位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是隐性的,具有渗透性。专业课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其蕴含的思政元素渗透,能够激发学员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激发学员对科研及科研人员的敬畏之心,使学员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等。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案例,在贴近专业、贴近岗位、贴近实战等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员真正做到“三爱一献身”。
   三、实现“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目标是“小切口,深挖掘”由点及面
   在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实施过程中,对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要“小切口,深挖掘”,以一节课为切入点,逐步推广到全课程。
   (一)教学体系方面
   依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基本思想来重新设计教学体系。通过分析学员特点、学员任职岗位特点,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学员个人发展能否利于军队发展及国家发展作为研究重点,通过构建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体系,引导学员对自己在个人发展、军队发展及国家发展正确定位,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和服务军队报效国家的激情。
   (二)教学目标方面
   在教学目标设置上,把培养学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课程实施时,注重把学员个人理想、社会担当、岗位技能与学知识和学技能的原动力有机结合。将专业课教学的教育性、知识性、技能性与专业目标培养的“爱岗敬业、又红又专”相互对应起来,促使专业课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相辅相成。

相关文章:
  • 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策略的研究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 3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 4 “读图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策略
  • 5 让阅读真的发生
  • 6 探究小学语文构建互动课堂的策略
  • 7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方略
  • 8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演讲能力的策略
  • 9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10 农村小学开展语文阅读的实践和推广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