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2-01-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龙润湘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50期 本文字数:2479

  [摘           要]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在基地建设中坚持“产教共生、校企双赢”的原则,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为目标,大力推动基地建设的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    键   词]  产教共生;校企双赢;校外基地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50-0230-02
   高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也为学生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提供了一个平台。高校建立高质量、稳定性强且可持续发展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将专业知识迅速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教育部曾发文指出:实践基地应依托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共同建设,并由校企双方主要领导担任实践基地的负责人。这强调了校企双方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共同承担的责任。但是,高校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依然存在一些困难:(1)企业从自身经济效益、生产安全等方面考虑,不太愿意接受学生来企业实践。(2)即使校企双方建立了培养基地,但由于合作方缺乏积极性,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功能也不多,有时甚至很难持续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积极开拓思路,创新机制,找到了一条“产教共生、校企双赢”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之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产教共生、校企双赢”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途径
   近年来,旅游学院积极贯彻教育部相关政策,围绕学校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中心目标,逐步与首旅集团、洲际酒店集团等企业在教学计划、教学改革、专业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有效途径,共同培养“适用”人才,共同解决企业问题,共同承担培训课程。
   (一)共同确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组织架构
   校企双方组建人员,共同成立“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制订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总体规劃和建设目标,明确培养基地的管理体制与职责,加强对此合作平台的指导、监督和过程性检查,推进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改革;加强组织合作建设,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巩固和完善校企双方负责人对基地建设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协商会议制度。
   (二)共同编制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教学内容
   1.校企双方教学人员共同研制实践教学大纲、实习指导书和实践教学教材,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利用企业的技术条件与环境支持,将企业的管理流程与方法改革、重大活动接待的成功经验和企业的典型案例引入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之中。
   2.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与制订具体的实践环节,结合本科生课程实践、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确定在企业现场实践的时间、内容、形式、方法和考核评定要求,制定可操作性的措施。
   3.校企双方大力开展行业质量标准制订、旅游规划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并将其成果引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实现教学成果的及时转化。
   (三)共同制订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师资培养计划
   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学校师资和企业人员培养的长远规划和配套政策,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学校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其实践能力与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高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同时,也使他们更加了解旅游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改革热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
   (四)共同完成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绩效考核
   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基地的绩效考核内容,对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进行定期检查和学年评估,对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进行评估和检查,对资金投入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每学年定期对毕业生走访,了解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不断调整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不断提升基地在旅游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二、“产教共生、校企双赢”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在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的紧密合作,,加强了高校教师队伍和企业骨干队伍的建设。企业改革促进了教学改革,教学、科研成果推动了企业发展,形成了互利互动的双赢合作局面,基地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树立了旅游产业与旅游教育“产教共生”的合作理念
   为了适应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校企双方在长期的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提出了“产教共生”的合作理念,提炼出旅游教育是“为了旅游、通过旅游、服务旅游”的教育理念。即:强调旅游产业应用是旅游教育的出发点,应根据旅游产业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需求,来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旅游人才培养品质;而“通过旅游”则强调旅游教育应通过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双重途径和环节,实现旅游教育与旅游实践相融合;“服务旅游”强调旅游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应是为旅游产业服务。通过基地建设与合作,最终实现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共同服务于“将旅游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发展目标。
   (二)建立了以制度为保障的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相关文章:
  • 1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路径探究及思考
  • 2 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 3 新时期职业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分析
  • 4 医药院校药物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5 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探析
  • 6 装备维修保养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探析
  • 7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实验模拟车间型教学探究
  • 8 产教融合视域下卫星导航定位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9 应用型本科商科专业教材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案例库建设及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