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袁琳,谭翰哲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1年49期 本文字数:2486
[摘 要] 应用工作室的培养模式是当前国内学校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同时也满足了学校产教融合的发展要求,在BIM专业人才的培养期间,使用工作室教学模式,会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点讲述了“双创育人”的相关知识,同时针对学校内的BIM工作室运营模式做出了深度的分析,并探讨产教融合在BIM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 键 词] 双创育人;BIM工作室;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9-0142-02
在国内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作室的培养方式已经成为学校内BIM教学的重点教学方法,工作室能够将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实训课程的相关内容有效地融合起来,凸显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思想理念,并体现出职业院校实践应用教学的优势。
一、校内BIM工作室的成立背景研究
BIM技术应用于各类工程建筑施工领域,改变了过去项目施工和项目设计技术方式,逐步由过去建筑行业的人员密集型向科技型方向发展。在建筑业的转型期间,还会聘用大量的BIM技术人才,因而BIM课程也会成为高职院校内建筑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高校探索BIM人才培养模式,在BIM教学中使用工作室的模式,可以实现课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间的有效融合,进而将工作室打造成BIM的课程实践中心,使BIM创新工作室与BIM课程相接轨。建立融合型的教学方式,在双创教育的背景之下,通过优化设计BIM课程,并且使BIM课程与创新创业的项目相融合,这样才能够充分展示BIM工作室教学的优势,实现对学生BIM技术应用能力的重点培养。
二、BIM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一)投资较大
职业院校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涉及理论的讲解和实操技术的应用,让学生使用CAD软件在电脑上制作工程设计图纸,但是在CAD软件上,学生不能感受到整个工程施工管理过程,这也会对学生的建筑工程专业知识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就需要重点考虑在学校引入BIM教学设备,并培养一批专业型的BIM技术讲解教师。但是在购置BIM软件和计算机设备时,投资较大,而且在后期这些硬件设施的维护费用偏高,一般的职业院校很难承担起高昂的设备管理费用,会给学校的运营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在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下,可以扶持一部分学校开展BIM技术教学,购买计算机设备或者购买软件及其他硬件设备,但是有的学校为了避免后期的设备维护,会减少学生BIM的实操时间,这样就影响到了学生的技术学习。
(二)教师能力局限
BIM教学近几年被引入各个高职院校中,在引入BIM专业设备时,由于专业教师缺乏,就会造成各类技术设备资源浪费,不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BIM教学课程。一些教师虽然有专业的理论,但是缺乏实践锻炼,在BIM软件的操作中,不能发挥软件的实用价值。由于部分教师能力的局限,只能够讲解一些比较简单的模型,虽然能够让学生了解基础的工程管理理论知识,但是对于那些复杂超高层的建筑物,仅靠学生想象很难完成整体工程项目的设计作业任务。这时,就需要应用BIM软件来制作模型,并根据模型的构造,分析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各类问题。
(三)教学理论与实际施工相脱节
由于建筑信息的模型需要很多的数据信息和高精度的操作,在一些职业院校的工程专业中,教师会选用已经构建好的模型,然后让学生根据构建好的模型,分析项目施工中的各类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在技术讲解过程中,要开展实践教学,由于技术教学没有与建筑施工单位紧密结合,就导致学校内教师在给学生讲解BIM模型时,没有实际的案例项目来选择,只能从一些已经竣工交接的项目中挑选。但是工程行业的施工作业和BIM技术都會发生许多的改变,选择过时的BIM模型来教学,会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实际项目管理有较大的差别,影响到学生对技术的掌握。
三、“双创育人”背景下校内BIM工作室定位及组织架构
(一)工作室定位
在“双创育人”的教学背景下,在校内开展BIM技术课程,,使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其教学重点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且具有更强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根据工程建筑专业的特点,使用工作室的培养方式,重点是为整个建筑施工行业提供更多的BIM技术实用人才。结合学校内的培养目标,在组织开展工作室的教学活动时,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内BIM技术课程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与外部的企业合作建立实践项目的方式,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实践型人才。此外,在校内的BIM工作室,要建立双创型的人才培养平台,以学校内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产业教学作为基础,构建开放式课堂,形成以学校教学为主导、学生参与的双创教学育人体制机制。
(二)BIM工作室的组织架构
根据企业内部BIM项目,充分发挥学校内部工作室教学平台的作用,结合多类主体教学优势,BIM工作室可以使用“直线+职能型”的组织方式,让学生自我管理,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在学校内建立高效专业组织体系,可以由学校教师与校外企业、专家、学生共同组建工作室。由学生提出管理机制、管理办法,教师和外部的技术专家审核这些制度方法。
四、“双创育人”背景下BIM工作室在产教融合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