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渊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4期 本文字数:2747
[摘 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向来都是教育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近两年在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基础的教育改革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公众眼中的印象也得到改观,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也逐渐提升。近些年,全球化已經成为几乎所有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
英语也展露其特有优势。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基础科目,公共
英语在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的教育改革以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下必然要积极参与到改革中,力求提升公共英语在不同专业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让公共英语为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以及全球化形势下需求的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公共英语;基础性研究;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4-0132-0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以非常乐观的速度保持高速增长,无论是经济、国防还是科研等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倾向于复合型人才以及实用型人才,对人才各方面综合素养的需求也逐渐提升。正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需求的改变,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由于其应用性以及实用性而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并且因此成为越来越多的学子在求学道路上的优先选择。相关数据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相关学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并且在近些年呈高增长趋势,高职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也更加丰富化和实用化,成为各行业输入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
公共英语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中的每一个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也是学生专业学习前必备的语言基础,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英语专业或者是对外贸易类专业中,在其他专业或者更广泛来讲的所有专业,在学习以及今后的从业中都必然离不开对英语的使用。公共英语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必备的基础,更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时常用到的语言,这也正体现出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在如今的教育改革环境下,,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师应当对公共英语科目保持高要求,用更为科学化与丰富化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学习到更为基础性与实用性的英语。这要求英语教师在开展课程时必须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职业教育所表现的特点,深刻探究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以及根据课程本身的设置来进行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调整,让学生在更为活跃与多元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为社会培养兼具实用性和技术性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以我国高职英语教育所呈现的特点,以及教学现状为基础,深刻分析我国市场以及社会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并探究如何提升高职英语教育的基础功能。
一、高职英语教育特点概论
(一)双重属性
相较于其他层次英语教育的属性而言,高职英语教育所具备的属性并不是单一的高等英语教育属性,还兼顾了高等职业教育所必需的职业英语教育属性,而这也是我们今天所需要重点强调和探究的。高等职业院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对相关知识职业性以及通用性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教师会更加注重对相关专业学生在具体职业环境下的英语与经验能力的培养。
(二)实用性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复合人才,因此会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也会更加偏于实用性和应用性,这一点在公共英语科目中同样有所体现。公共英语科目也同其他科目一样,更注重学生是否能在具体的职业环境中应用相关知识,而很少会培养学生在相关科目的科研探究能力,因此对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会有较高要求。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为学生营造相关的英语语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应用氛围,使学生将来在就业后能够更加流利自如地应对专业内的英语沟通。
(三)职业性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更加看重的是英语的职业用途。通俗地来讲就是说学生所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在将来就业的环境中能否得到具体运用,而这也正是高职英语教育中职业性的体现。2019年末,国家推出了“1+X证书”制度,帮助学生获取职业相关的证书,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更加有针对性地根据自身专业来进行语境模拟,教师也会更加注重学生从事职业需要的英语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英语教育的现状
从研究中所收集的文献资料以及相关数据来看,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的高等职业院校中的公共英语科目,在开展教学时仍然将基础英语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向。通俗来讲,教师还在注重学生英语等级考试,例如A、B级和四、六级等,这一点其实和本科类院校公共英语的职能并无差异。但是根据我校多位教师从教多年所掌握的毕业生反馈信息来看,毕业的学生普遍反映在学校所学习的公共英语基本上无法应用在相关的职业语境中,让学生在面临具体英语语境时,仍然束手无策。尽管目前也有许多高等职业院校为一部分专业的学生设置了专业英语课程,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这门课程都不太重视,仅仅作为完成学业的一门课程而已。并且,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对公共英语科目来说都存在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安排的不合理。这使英语的学习并没有起到辅助学生就业以及在学生工作中具体运用的功能,这一点无论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总方向,还是从高等职业院校英语科目的初衷来讲都是相悖的。
除此之外,一个十分突出且普遍的现象是高等职业院校中绝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都较差,初高中的英语基础并不牢固。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学习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时都表现出非常低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绝大多数学生在应对课程的考试和英语的等级考试时都可以说是在“吃老本”。并且,又因为高等职业院校内比较宽松的学习氛围,许多学生在面对英语考试时表现得十分吃力。而且那些已经完成英语等级任务的学生之后也不会再接触英语,而将心思花到了其他的学科或者事情上。这样种种原因下来,绝大多数学生在面临毕业时的英语水平其实并没有达到毕业规定的英语水平以及进入职场所需的英语水平。若学生与教师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并且没有积极在课外时间兼顾英语的学习,那必然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周而复始,无法改善。
20220507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