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何雅妮 杨杰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19期 本文字数:2720
[摘 要] 在新工科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优化四川开放大学土木工程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调研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需求,分析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从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完善实践课程线上教学资源、创设实践课程微信公众号以及毕业论文管理平台、高效利用虚拟实训平台、优化师资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策略。
[关 键 词] 移动互联网;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 G724.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9-0111-03
为应对新经济快速发展对新型工科人才的需求,教育部提出“新工科”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到要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1]。如何顺应新工科趋势,基于互联网开展实践环节,对开放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师提出了新挑战。本文将探讨基于移动互联网优化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利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力的土木工程新型人才。
一、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一)实践课程的构成与实施现状
四川开放大学土木工程的实践课程由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四部分构成。生产实习为期2周,学生联系适合的岗位实习,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由学生根据选课情况及课程进度完成两项任务并提交成果;毕业实习为期2周,学生在项目上进行实地参观及调查,记录完成的工作并撰写实习报告;毕业设计为期10周,学生从多个备选版块中选择一个独立完成规定的任务。以上实践环节的实施从学生选课、指导教师选聘、实习单位的联系到实践成果的汇总、评分等均由各教学点组织完成,采用线下模式开展工作。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实践教学优势分析
1.开放大学具备优质的远程教育硬件软件
四川开放大学一直深耕远程教育,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汇集优质教育资源,具有覆盖全省的办学系统和信息化支撑平台。教师远程教育经验丰富,教学支持服务能力强。学生入学便接受开放大学学习网的使用培训,具有在线学习能力。因此,“互联网+”的实训手段在四川开放大学具有推广基础。
2.土木工程学生的工作性质便于开展实践教学
对500余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近80%的学生就职于建筑行业,超过50%的学生在施工企业工作。学生接触实际项目的机会多,具有较好的实践基础,加之国家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活动[2],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企业还可实现员工再培训。
3.成人学生的年龄构成有利于推广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手段
调查显示80%以上的土木工程学生年龄在40岁以下,能熟练运用现代远程教育依托的新媒体软件,对新型教学手段接受度高,喜欢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便捷的学习途径。接受调查的学生有近80%希望通过网络直播课进行学习,超过50%的学生希望通过网络虚拟实训平台完成实训,可见基于互联网的实训手段很受年轻学生欢迎。
(三)现行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实践环节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实践常流于形式
目前实践课程的实施细则不能体现新工科的培养目标,未结合建筑业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动态需求,也未充分考虑教学点分散、辅导教师专业能力不强及学生流动性大的特点。由于缺乏翔实可行的实践环节实施细则,实践课程对学生吸引力不够,考评不够严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差,导致实践环节的操作存在流于形式或质量不高的问题。
2.实践环节未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实施
目前实践环节一般采用线下模式实施。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需要线上线下协同作用,通过信息技术用更生动的图像和视频、多样的文字、多元的教学手段开展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和更便捷的学习途径。
3.缺乏专业的实践课程指导教师
开放大学专业设置种类众多,各教学点的教师管理任务繁重,还存在跨专业管理的情况。加之学校专职教师与建筑行业实践有一定脱节,缺少一线技术经验。因此,缺乏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是各地的通病,必然导致实践环节不能有效开展。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策略
(一)结合行业新发展,动态调整实践教学培养方案
笔者对100余家用人单位的调研显示,有70%以上用人单位希望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增加适应新工科的课程版块,如智能建造、BIM技术等,近80%的用人单位希望学校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来以加强其实践能力。同样,对500余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0%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并掌握建筑工程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对此,教师团队应结合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展开教研,走访建筑行业单位,结合实训基地条件以及信息化技术手段动态调整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在此,以BIM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为例。由于BIM可贯穿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是工程信息的高度集成,为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提供工程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平台[3]。将BIM技术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为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提供线上实施平台。具体操作如下:指导学生依托实际项目,从图纸设计到工程造价预算,施工现场管理和项目运营维护等进行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模拟[4]。这種利用BIM可视化及全过程模拟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实践。另外,学校争取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BIM实训中心,此中心为学生提供毕业设计课题,让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施工管理中,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20220626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