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伍琳 吴元婵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4期 本文字数:2621
[摘 要] 广西少数民族妆造、服饰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繁杂且紧迫的任务,在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中嵌入广西民族妆饰艺术的教学,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创新广西的民族妆造和服饰艺术;同时,充分挖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走特色化道路,更好地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民族技能人才。但是原生态的民族妆饰艺术的传承方式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全适切。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原生态的民族妆饰艺术进行取舍;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恰当的教学组织方式,使广西民族妆饰艺术的教学能达到预设的目标,这些是广西民族妆饰艺术嵌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 键 词] 广西民族妆饰艺术;人物形象设计;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4-0050-04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等世居少数民族。各民族分布范围较广,呈“大分散,小聚集”的特点,有“壮侗住水头,汉族住街头,苗瑶住山头”的说法。由于居住环境、生产方式、历史传统的不同,各民族各支系形成了各自独特且自成体系的妆造和服饰,它们是区分不同民族或支系的显著标志,也是各民族民族认同感的基础。广西各民族及其众多支系的妆造、服饰体系丰富、种类繁多,其中根植于各民族的历史、信仰、审美,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作为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自然承担着为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服务的使命。但一直以来,我们的课程是一种“一元化”课程和主流文化课程,这种课程以优势族群的价值观为中心来设置,忽略了其他族群的感受和需求(陈时见《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而这与我国多元一体文化的国情是不相符的。因此,基于传承民族妆饰艺术的需要,打破固有模式,兼顾文化的横向传播与纵向传承,在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中,嵌入广西民族妆饰艺术,实施教学改革。
一、教学策略
结合“三教”改革的要求,建设广西少数民族妆饰艺术教学资源库;培养广西民族妆饰艺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采取多样化、分层次的教学方式。
首先,针对四种类型的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专业实践课四个维度),采用四个视角(内容嵌入、情境嵌入、技术嵌入、案例嵌入),以“四维四视角”的方式将广西民族妆饰艺术嵌入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
其次,在课堂教学之外,配合专业课程教学标准,设置相应的关于广西民族妆饰艺术的实训课程及社会实践活动。
最后,在毕业设计选题中,围绕广西少数民族妆饰艺术设计选题,全面考查学生运用广西民族元素进行人物整体妆饰设计的能力。
二、嵌入广西民族妝饰艺术的专业课堂教学实施
在前期分析研究了目前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广西民族妆饰艺术嵌入课程中的方式,在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项目内容、教学方法、课时设置、教学设施、设备、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满足项目改革的架构。在此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下面以专业核心课程化妆造型设计为例,说明嵌入广西民族妆饰艺术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整体教学设计
1.课程内容——遵循课证融通,构建教学内容
根据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化妆造型设计是面向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共计72学时,4学分,开设于第4学期。其前导课程为美术基础、综合构成、形象艺术史、化妆造型基础、服装工艺,学生此时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化妆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以及服饰制作技能,对广西原生态的少数民族妆饰艺术有了初步认识。化妆造型设计课程将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人物化妆造型创意设计能力。本课程标准的设计对标国家“1+X”证书《人物化妆造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高级),结合其考核标准——“造型方案制定”“化妆服务”“造型服务”三个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及相应的职业技能要求,设计编排相关教学内容。
2.课程特点——凸显民族特色,细分工作任务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作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在传授职业技能与技术的基础上,应关注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主动承担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使命。因此,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选取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作为教学模块(此处体现了四视角里的“内容嵌入”),构建课程体系,嵌入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
本案例选取了化妆造型设计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情境三:时尚类主题整体形象设计与训练”模块(16学时),“设计实践:‘物尽其用’时尚造型设计”的内容(教材《整体形象设计与实训》)进行课堂教学实施说明。
“物尽其用”是对逝去事物的致敬。在全球化的大潮冲击下,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的传统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虽未“逝去”,但濒临消失。研究团队为准备教学素材,近年来查阅文献并实地走访,发现只有村寨中的老人掌握传统工艺的核心技术,而年轻人已远离村寨,不愿去学习民族技艺。
因此,我们结合课程标准,凸显民族特色,确定嵌入内容选题“侗乡印象人物形象设计”(此处体现了四视角里的案例嵌入)。以形象设计服务工作为导向,设计四个教学任务:侗族原生态服饰复原——侗乡探秘(此处体现了四视角里的情境嵌入),侗族人物形象纸妆设计——侗踪丽影,侗族服饰造型元素融入舞台创意造型设计——侗人仙姿,侗族服饰造型元素融入舞台创意化妆设计——侗人娇容(此处体现了四视角里的技术嵌入)。
20221021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