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2-12-16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杨建才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638

   摘 要:数学课堂是教师培养高中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重要平台,因而也是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空间。因此,教师立足核心素养积极探究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价值,接着深度考量核心素养下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并借助对分教学、支架教学、项目教学以及电化教学等教学方法付诸实践,努力推动数学课堂走向主体化、先进化与高效化。这样,高中生就能够获得一个全员参与、主体实践、多元互动的生命互助平台,实现快乐成长。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实践
   核心素养理念唤醒了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质量追求与效益诉求,因而教师努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验证与完善一些较为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自觉为高中生拓展出主体参与、合作探究、友好交流、互助成长的生命课堂。因此,先进、高效的新型教学方法切实转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局面,也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更促进了高中生的主体认知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与科学发展[1]。
   一、立足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价值
   首先,立足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能够为高中生的信息获取、知识积累、能力训练与素养发展创设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科学有效的成长环境,对高中生的主体成长意义重大。而且,高中生还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参与机会、交流渠道、合作途径以及表现空间,因而能够借助高中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核心素养。
   其次,立足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针对性、目标性与有效性,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任务指出了非常明确而具体的教育方向。因此,立足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能够帮助教师明确个人的教育内容、教学任务、育人方向与活动设计,实现教师教学智慧与教学能力的科学开发。
   最后,立足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能够推动科学育人观以及核心素养理念在数学课堂上的贯彻执行与深度融合,以此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与教学效率[2]。因此,立足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能够切实加速新课程改革在数学课堂上的贯彻执行,保质保量地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数学课堂的育人任务。
   二、立足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核心素养理念是教师积极构建高效课堂与主体教学的指导思想,而高效课堂又是教师积极践行核心素养理念的最强例证,更是教师展示教学智慧的才艺展台。
   (一)开展对分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分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起点位置进行知识简述,引导高中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初步感知,然后再让高中生以知识简述为认知起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度探究与合作交流,最后教师在课堂小结中整合师生智慧与知识内容。可见,对分教学既有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精华,也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科学指导,因而实现了对高中生主体能力与核心素养的重点培养,自然能助力高效课堂的科学构建。
   例如,在人教版A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函數模型及其应用”的对分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立足理论讲解对五种函数模型逐一简要说明,帮助高中生从理论上、方法上掌握五种函数模型的概念内容以及实践应用的常用方法,从而对探究任务中的数学知识进行全面、浅层次的有效覆盖。其次,高中生在教师的理论指导下探究函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并在合作交流中总结成实用性经验。如首先解析文本信息中数据与字母的意义指向,然后立足题意进行设量建模,最后准确处理函数模型,解决问题。最后,教师针对高中生的课堂探究进行知识小结与经验整合,归纳出条理性更强的解题经验与实用方法。因此,对分教学法既实现了教师对数学课堂的精准定位与科学总结,也实现了高中生对数学课堂的全面参与、主体探究,因而非常有助于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实训化发展,也有助于数学课堂走向科学高效。
   (二)开展支架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支架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定向讲解,而将其余低难度认知任务完全留给高中生进行合作探究、友好交流与互助成长。这样,教师针对重难点内容的知识讲解就成为高中生进行后续自主探究的教学支架,能够切实降低高中生的认知难度,提高主体认知的有效性[3]。因此,支架教学具有非常突出的主体性、开放性与能动性,能够实现核心素养与高效课堂的双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A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的支架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立足教材内容讲解“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的方程组解法”“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理论知识。然后,高中生再立足这些理论方法解决“直线交点问题”与“两点距离问题”,进而进行难度稍大的“中心对称”与“轴对称”两种条件下的求解问题。这样,高中生就在主体实践中将教师的理论讲述真正应用于认知实践中,在主体实践与合作探究中再次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感知。因此,在支架教学中教师给予高中生一个高质量的认知支点,有效弱化了高中生的认知难度与理解瓶颈,以此“撬动”高中生后续的理论验证、知识探究与主体发展,从而为高中生核心素养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实践机会,使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成为必然。
   (三)开展项目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为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上设计一定的探究任务,然后由高中生自主设计认知过程、探究方法以及合作方式等具体事宜,因而具有非常突出的工程学痕迹。这样,高中生就会获得更加开放、自由的探究空间,能够真正成为数学认知的主人,因而为培养与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4]。因此,项目教学法能够有效培养高中生的主体能力,,进而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例如,在人教版A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圆的方程”的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为高中生精心设计了项目探究内容,以此指导高中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如:(1)圆的概念内容是什么?(2)圆的解析式方程是什么?(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什么?(中难度问题)(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什么?(高难度问题)等等。这样,高中生就会以项目探究问题为指导,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学习与理论阐释,进而在后续的习题处理中再次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因此,项目教学法能够帮助高中生成为认知主人与课堂主人,为高中生的生命活力、主观能动以及聪明智慧提供了释放空间,因而非常有助于高中生主体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真正构建高效课堂。

gzslib202212152046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