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2022-12-1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张潭平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627

   摘 要:语文是促进当前沟通与交流的主要工具,在实际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影子。在日常生活中,高中生如果可以具备健全的品格、积极的思想,那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关键的意义。由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实现语文与德育之间的全面整合,积极发展德育,让学生在知识积累期间人格修养得以全面发展。
   关键词:德育;高中语文;教学整合;实践研究
   在教育体制全面改革发展的背景下,较多的学校更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尤其在高中时期,德育已成为重点,因为德育是发展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可以发现,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更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因此,教师需要从多样化的层面出发,担任起德育的责任,注重学生德智全面发展,強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语文教学落实德育的主要意义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在全面地提升,因此对学生的德育十分关键。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内容十分关键。在高中时期,高中生虽然已经告别了单纯的年纪,但是实际的心智发展并不成熟,高中生的人生观以及判定是非的能力并没有形成,身为高中教师,需要格外注重这一发展情况,结合学生的现象创建适宜的教育机会,,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发展德育。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全面转变现状,还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积极落实德育内容,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语文实施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
   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与缺点,不能因为学生年纪的原因管理松懈。当前,较多的语文教师因为管理松散,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存在问题。面对这一情况,需要教师整改自身的教学理念,避免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
   (二)教师自身要求不严格
   身为语文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者,还是组织者,需要全面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这对学生日后的工作与学习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重自身的行为,规范言行举止,避免因为错误的思想与不良的行为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够爱岗敬业,经常上课迟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全面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同时还会影响学生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由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全面认识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意义,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深化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才发展目标。
   (三)教学组织方式存在欠缺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因为很多教师缺少正确的教学形式,从而限制了学生内心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的综合发展。教师只有合理地开展课堂教学,运用科学的形式进行教育,才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组织教学活动期间,不仅可以全面彰显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德育在教学中的运用,塑造学生自身的价值观。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结合当前语文书中的内容来看,其中包含各种思想道德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将德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且全面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不仅如此,语文教学中德育的融入可以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升华,并且使学生在德育下受到熏染,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对学生日后的成长以及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一)在语文阅读中渗透德育知识
   身为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活动期间,需要全面深入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并在德育的基础上,合理找到德育与语文之间的渗透点,由此才可以更好地保证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这样的形式不仅可以更好地深化对知识的感悟,还可以保证德育在语文中的合理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全面探究,体会语文知识的魅力。在这样的学习交流下,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深化对文章的感悟与理解,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且全面地解读阅读中的德育内容,运用教材中的德育知识,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久而久之,就可以保证学生的思想品质健全发展。
   (二)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性开展德育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当前的高中生不喜欢劳动,集体奉献精神欠缺,由此导致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只能看到表面的事物,忽视了其实际发展的本质。课堂作为开展德育的主要场所,主要就是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时,需要实现德育与书本之间的整合发展。例如,在教学《师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理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含义,进而让学生深化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与帮助。通过德育的渗透,教师可以发展学生健全的思想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以及道德主义。
   (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发展的主要图腾,并且聚集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背景,是我国发展中的文化瑰宝。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目的,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中,散发出语文的真正魅力,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促进文化价值与意义提升。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较强的实践能力,可以对某一领域的问题开展一定深度的探究、钻研,可以从中总结、归纳出一定深度的结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认识。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过节和观灯》这两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进行全面调查,并且探寻有关传统节日、神话故事以及节日文化的内容;在学习完《北京的四合院》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雕塑、古典建筑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报告的形式呈现出良好的讲座,并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演讲;在教学《故乡的婚礼》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对我国的婚庆文化进行广泛的收集与汇总,并且找到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由此可见,在教学中通过开展各个方面的实践活动促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进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之间的融合发展。

gzslib202212152047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